57书屋

第三百一十章 皇帝让贵族皆成鹰派,儒士的失败! (2/3)

善后,就去了国子监的八旗官学。

    自从大清洗后,八旗诸官学的改革已得到切实的推行。

    不学无术的八旗官学子弟皆被开革,发配去了盛京种地。

    同时,留下来和重新考进来的八旗官学子弟,也因为礼部完成了对明史教材的统编,而被增设了历史科,且被安排着学习统一的历史认识。

    礼部所编的明史教材一改前明是因未用君子而导致灭亡的观点,首次提出了人地矛盾与土地兼并导致人地矛盾加剧的问题。

    同时!

    新的明史教材也按照弘历的要求,将一些官僚士大夫对待百姓的丑恶嘴脸揭露了出来。

    如杨嗣昌那首很有名的《西江月》,也被列举了出来,而让学子们知道,所谓“君子”不一定是真君子,在民众面前也并不仁道,才导致明亡于闯逆。

    这教材自然被雍正亲自审阅过,而雍正也没有反对。

    因为,强调阶级问题,利于他这个皇帝借着缓和阶级矛盾的名义缓和民族矛盾。

    而作为大清基本盘的八旗子弟,也有必要掌握许多真正的知识,而避免本该作为士族制衡力量的八旗贵族反而被士族洗脑拉拢。

    只是,由于八旗官学子弟中,大部分崇儒且亲近东林思想的鸽派旗人,在大清洗中丧命,而且这些能成为鸽派的旗人大多是比较上层的旗人家庭;

    这也就使得,留下来的八旗诸官学子弟,基本上变成了以普通旗人家庭出身的旗人为主。

    这些旗人在八旗体系中能分得的资源本来就少,而迫切希望建功立业,如今又受到新的史学教育,而知道人地矛盾的重要性以及官僚士大夫的反动性与自私性,也就使得接受教育的年轻八旗子弟大多变得越发鹰派。

    因为他们受限于认知,还不知道资源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力来增加,便在接受这样的教育后,只认为开辟更大的疆土,才能让自己家族振兴不说,也能极大缓解国家的人地矛盾,进而真正实现大清江山的长治久安。

    同时,这些年轻八旗子弟也就不再相信汉人士绅那一套轻徭薄赋、乐善好施的宽俭之政,能够让大清长治久安。

    弘历很愿意看见这种改变。

    他觉得与其让旗人坐吃山空,还不如他们继续战死在战场上,去交更多的血税。

    只是,这样的明史教材,没多久就还是以抄本的方式流传到了南方。

    曾静也看见了这样的抄本,且为此对湖州好友沈在宽言道:“清廷对八旗子弟如此宣教明史,这是要依旧以追求霸业为主啊!”

    “但无疑,这样的大清,武力也会更强,也会加大对我们士族管控的力度。”

    “所以,还是别想着收拾旧山河了,接受现实吧。”

    沈在宽惨笑了一下且捋须一叹说:“只能说,我们士人总归是自己误了自己啊!”

    曾静道:“不能不想,还应该赶紧起兵,不然等着这些旗人长大,就真没有机会了!”

    说着,曾静就把这抄本拿在手里:“我得亲自去见岳钟琪,劝他立即起兵!”

    而在雍正六年九月,川陕总督岳钟琪在刚收到老十三暗示他要任宁远大将军的消息后不久,就遇到了张熙拦驾,且因此先见了张熙,而收到了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重生九零:万朝陪我长大 巫师秘旅 此间乐 十三太保重生之白虎转世 总裁,夫人又花你的钱养小鲜肉了 桑海鼎心 濒危修仙门派考察报告 断刃行 以一龙之力打倒整个世界!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相关推荐:
桑海鼎心 大佬十代单传,我为他一胎生四宝 坐忘长生 东京病恋女友 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