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晋熹贵妃 (3/4)
竟,基层舆论权是地主士绅在控制,百姓也不可能对高高在上的皇帝有多了解。
何况,雍正还是满人皇帝,对于汉民百姓而言,会下意识地不愿意相信满人皇帝会给他们带来好事。
所以,弘历才会认同老八说的,而承认这样改革最终都会让恩归于下,怨归于上,也承认老八这话,是真的在为雍正个人的利益考虑。
雍正明显也听出了老八话里的善意,而神色也和缓了些:“你这就不用管了,朕还是那句话,为了大清社稷,朕什么都不在乎,别说百姓骂朕,就是他们有个别受了蛊惑要起兵造反,朕也不惧,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只是百姓做贼,朕尚可宥其愚昧。”
“若是衣冠做贼,而成名教罪人,朕可不会姑息!”
雍正接着又掷地有声地说了两句。
弘历在一旁听了不禁暗自咋舌,暗想这汉人士绅地主们遇到雍正这个什么都不怕的皇帝是真惨。
因为,雍正是摆明了要把他们往死里欺负,既要夺他们的利,还要逼着他们继续维持地方秩序,阻止百姓造反做贼,不然就会受到比做贼百姓更重的处分。
可以说,在大清当士绅地主,真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但弘历对此,也没有要跟这些汉人士绅地主共情的想法。
因为大清能入关,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汉人士绅自己选择的。
毕竟,总不能是汉人百姓选择的吧?
要知道,汉人起义百姓可是一直坚持到康熙朝都在反清的!
夔东十三家就是投降清廷的汉人大地主为主帅负责剿灭的。
而且,总不至于总人口远不及汉人总数的满清军事贵族,真的实力爆炸到,只靠自己就能鲸吞整个汉家河山吧?
事实上,也因此,历史上清朝的皇帝,从顺治开始,打心眼里就没瞧得上汉人士大夫,完全没怎么给汉人士绅体面。
康熙时倒是稍微给了一点,那是因为三藩之乱,让康熙不得不缓和一下与汉人士大夫的关系。
老八咬紧了牙,在这时也只能在这时下跪说:“臣弟已无话可说,有妄议国政、诽谤生事处,还请皇上四哥降罪!”
“念你辅政之功,你的罪暂且寄下,倒是这议政王大臣会议,以朕看,没有开的必要,很容易就变成朋党乱政攻讦的会!以后,非朕亲旨,不得擅自主动请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违者,以朋党论!”
雍正严厉地说后就掸袖离开了。
“恭送皇上!”
弘历跟着众议政王大臣会议行礼喊了一声,随后就起身离开了乾清门。
他站在末位,自然离开的快。
不过,弘历在离开时,还是忍不住看了老八一眼。
老八此时神色非常沮丧。
弘历见此,只微微摇了摇头,随后就转头离开了。
他可以笃定,老八这么挑战雍正的皇权威严,下场是好不到哪里去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