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这也太快了吧 (3/4)
气。
西域来的胡商们也加入欢庆的队伍,他们最清楚吐蕃归附意味着什么。
商路将重新畅通,丝绸、瓷器与香料的贸易会更加兴旺,而大唐的威名,将随着这场胜利传遍更远的西域。
夜幕降临时,长安的灯火比往常更加璀璨。
东宫与皇城的宫灯依次亮起,映照著朱雀大街上涌动的人潮。酒楼里传出宴饮的欢歌,寺庙的钟声为胜利祈福,连曲江池畔的画舫都挂满了红灯笼,丝竹之声顺着晚风飘出很远。
谁也没想到,年初还让人忧心的吐蕃之患,竟在短短数月间就被彻底平定。
谁也没想到,大唐的火器竟有如此威力,能让雪域高原的雄主俯首称臣。
李承乾立于东宫的高台上,望着满城灯火与欢呼的人群,嘴角扬起笑意。
他知道,这场胜利不仅仅是攻破一座城池,更是大唐威加四海的宣告。捷报上的文字还带着油墨香,长安的欢腾声浪正越过城墙,向着更辽阔的疆域传播。
属于大唐的盛世,将在兵锋与火光中,写下更辉煌的篇章。
太极偏殿。
暖阁内的地龙烧得正旺,却驱不散李世民眉宇间的复杂神色。
他手中捏着那份从长安邸报上剪下的捷报,“吐蕃归附”四个朱笔大字在昏黄的宫灯下格外醒目。
“陛下,您都看半个时辰了。”
内侍张阿难轻手轻脚地添上热茶,声音放得极柔:“太子差人来说,苏将军已在逻些城清点户籍,文成公主的文书也按时抄送军帐,一切都妥帖着呢。”
李世民没有抬头,指尖划过报纸上“火器破城”的字句,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妥帖……是啊,是妥帖。想当年打吐谷浑,翻雪山、涉冰河,将士们冻掉了脚趾头,打了整整一年才定西北。如今倒好,几个月,几门炮,就把吐蕃给拿下了。”
他忽然笑了,笑声里有欣慰,也有几分怅然,“这世道变得真快,快得让朕都有些跟不上了。”
张阿难伺候李世民几十年,最懂他此刻的心思——这位戎马一生的天子,既为大唐的强盛自豪,又难免对旧日征战的艰辛生出感慨。
他躬身笑道:“陛下说笑了,不是世道变得快,是陛下当年打下的根基牢。您看,府兵制养出了精锐,科举制选了能臣,连西域商路都是您当年打通的,不然哪有今日的火器运往前线?太子能几个月平吐蕃,那也是站在陛下的肩膀上啊。”
李世民这才抬起头,眼中的怅然淡了些:“你这老东西,就会说好听的。”
但语气里的得意却藏不住:“不过……你说得也对。朕当年征战,是为了给大唐拓土,为后世铺路。如今承乾能用水火之器安定边疆,不必再让将士们埋骨雪山,这正是朕想看到的。”
他放下报纸,望向窗外的宫墙。
那里曾挂过无数凯旋的捷报,从定突厥到破高昌,每一份都浸着鲜血。而这份平定吐蕃的捷报,虽也有战火,却少了许多无谓的牺牲。
“那文成的信,承乾怎么处置了?”李世民忽然问道。
“太子殿下说,军情要紧,公主的心意领了,如今吐蕃已定,那些纠结也就不值一提了。”
张阿难据实回禀:“殿下还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