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吐蕃就这么没了? (2/4)
交给最懂太子的苏定方,竟是此刻最稳妥的破局之法。
帐外的风更紧了,卷起沙尘拍打帐幕。郭孝恪望着窗外暮色中的火炮阵列,轻声自语:“公主啊公主,你这封信,可真是给咱们出了个难题……”
而那封承载着两难抉择的信,正被郭瑾的亲兵快马送向勃律方向。
——
勃律的唐军帅帐内,烛火在寒风中明明灭灭。
苏定方看着郭孝恪送来的信,,信纸在他粗糙的掌心微微发皱,文成公主“暂缓攻城”的字迹像一根细刺,扎在战局胶着的节骨眼上。
“大帅,这郭孝恪分明是把难题扔给咱们了!”
副将王勇猛地一拍大腿,甲胄碰撞声惊得烛火跳了跳:“他自己是安西都护,战机在他眼皮子底下,却把公主的信转过来,明摆着不想担责任!咱们正准备明日拂晓攻城,这时候节外生枝,不是添乱吗?”
杜荷站在沙盘旁,眉头紧锁:“王将军说得有几分道理。吐蕃粮草刚转移了三成,逻些城的西墙还没补好,咱们的‘过山炮’已架到城下,此时停兵,等于给他们喘息之机。文成公主虽是好意,可战场之上,哪有因一封书信就改弦更张的道理?”
裴行俭却摇了摇头,指尖点在地图上的逻些城:“话不能这么说。郭都护也是难处,毕竟是文成公主,他既不敢无视,又怕请示长安耽误战机,转给咱们主帅定夺,倒是稳妥之举。只是……这信送不送长安,攻城的令下不下,确实棘手。”
苏定方沉默着,将信纸反复看了三遍,花白的胡须在烛火下微微颤动。
他想起临行前李承乾的嘱托:“雪域之战,既要扬威,也要顾全大局。”
这“大局”二字,此刻沉甸甸压在心头,太子敬重文成公主,这信若不送,是欺上;可攻城若等长安回信,战机转瞬即逝,是误军。
“将军,依我看,这信根本不用理会!”王勇急道,“公主身在吐蕃,难免被松赞干布裹挟,她的话当不得真。咱们按原计划攻城,拿下逻些城再回禀太子,太子顶多怪咱们行事急躁,总比丢了战机强!”
“不妥。”苏定方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太子虽放权给我,却最恨隐瞒。文成公主的信,字字关乎‘无辜百姓’,太子仁厚,若是事后知道咱们压下不禀,定会动怒。
杜荷犹豫道:“那……送长安请示?可一来一回至少半月,吐蕃早把粮草藏进雪山了。到时候别说攻城,怕是连追都追不上。”
裴行俭沉吟道:“或许可以双管齐下?一边派快马送信用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说明前线战局紧迫,我军已准备攻城,恳请太子示下;一边按原计划推进,只是暂缓总攻,先派小股部队扫清逻些城外围据点,既能保持压力,又能等长安回音。”
苏定方缓缓点头,目光扫过帐内众将:“行俭说得在理。但‘暂缓总攻’也不能太久,最多三日。
顿了顿,苏定方将信郑重地交给亲兵:“这信,用八百里加急送去长安,附言‘吐蕃战局危急,我军拟三日后攻城,望太子示下’。”
王勇急了:“将军!这要是太子怪罪下来怎么办?说咱们不等令就动手……”
“怪罪?”苏定方猛地站起身,腰间佩刀呛啷出鞘,刀光映得他眼神锐利如锋:“我是主帅,一切后果我担着!太子若要怪罪,便怪我苏定方一人;但若因等信丢了战机,让吐蕃缓过劲来,这罪责谁也担不起!”
他将刀重重归鞘。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