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大国战争 (3/4)
阿慕尔躬身领命,铠甲碰撞声清脆响亮:“臣必不负信士长官所托,让石国的城墙染满叛徒的血!”
瓦利德与法德尔交换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松快。
至少这一次,战争不会是孤注一掷的豪赌,而是步步为营的扩张。
奥斯曼坐回王座,望着殿外幼发拉底河的波光,轻声道:“告诉前线的士兵,攻下昭武九国,他们可以获得三倍的战利品。主的土地,要用刀剑去丈量,更要用智慧去守护。”
殿内响起整齐的应答:“愿为主而战,愿信士长官的荣光覆盖东方!”
——
贞观二十三年的初春,长安的残雪刚融,太极殿的铜炉却燃着驱寒的炭火。
自他总揽朝政后,此处便成了议事中枢,案上摊着安西都护府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报,墨迹未干的字里行间,满是昭武九国的烽火:“大食十万铁骑突袭康国,屠城三日,安国、石国遣使告急,恳请天朝上国出兵救援!”
奏报刚由内侍读完,殿内便炸开了锅。
安西都护府长史郭孝恪的侄子郭瑾按剑出列,甲胄上的寒霜未消。
他刚从西域赶回述职,战袍下摆还沾着风沙:“太子殿下,大食蛮夷欺人太甚!昭武九国世代为我大唐藩属,岁纳贡赋,今遭屠戮,我朝若坐视不理,西域诸国必寒心,天可汗的威名何在?臣请率安西精锐,直捣怛罗斯,将大食骑兵赶回葱岭以西!”
“郭长史所言极是!”
兵部尚书张亮踏前一步,花白的胡须因愤怒而颤抖:“前隋时,突厥称雄漠北,陛下三战而定漠南;今大食虽强,不过是西域一游牧部落,凭什么觊觎我大唐藩属?臣请调关中府兵三万,联合回纥、吐蕃援军,东西夹击,定能让他们知我大唐天威!”
殿内的武将们纷纷响应,甲叶碰撞声不绝于耳。
左武卫大将军程知节拍着案几,铜带扣撞击案面发出闷响:“一群不知礼仪的蛮夷,也敢在我大唐眼皮底下动刀!当年我在万军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还怕他什么阿拉伯骑兵?臣愿挂帅出征,不斩大食元帅首级,绝不回朝!”
素来沉稳的房玄龄缓缓出列,腰杆依旧挺直:“殿下,老臣附议出兵。昭武九国是西域商路咽喉,更是制衡大食的屏障。”
“大食此番用兵是试探我朝底线,若退让一步,安西防线将直接暴露,反击代价百倍于今日。”
“老臣建议联合拔汗那、疏勒等城邦,以‘天可汗联盟’名义兴师,汇通司从河西调拨粮草,稽查司严查私贩,确保补给无虞。”
长孙无忌紧随其后:“房相所言极是。大食在西域商路屡屡刁难我商队,走私硫磺、偷运铁器早有记载,此次攻打昭武不过是野心暴露。殿下新政两年,关税充盈,水师已成,正该展现实力。老臣请命吏部募兵补安西,刑部定‘战时律’肃军心!”
文臣武将议论声浪高涨,“出兵”“扬天威”的呼喊此起彼伏。
李承乾指尖摩挲着奏报上“屠城三日”四字,忽然开口:“诸位爱卿,大食骑兵善冲锋,昭武九国多平原,寻常甲兵恐难抵挡。但他们忘了,大唐的武器,早已不是当年的横刀陌刀。”
群臣一愣,只见李承乾转向兵部:“传孤令,调火器营火炮五十门、火铳三千支,由百炼司工匠亲自押送西域,务必在三月内抵达怛罗斯防线。”
群臣精神振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