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大航海时代的开始,骗保 (3/4)
续天灾海难,保险池赔光,朝廷会因此破产。
连李世民都在甘露殿里对张阿难说:“他这是在赌国运。赌大海给大唐的馈赠,能盖过风浪的吞噬。赢了,便是海上帝国;输了,便是万丈深渊。”
但李承乾似乎毫不在意。他在给汇通司的批复中写道:“海者,天下之利薮也。险与利并存,避险者失利,驭险者得利。”
批复的末尾,还加了一句:“着令工部,牵头编撰《海船营造新术》,推广水密舱、罗盘导航之法,要让大唐的船,既能抗风暴,也能识航向。”
南海的季风再次吹起时,更多挂着“汇通承保”帆标的大唐商船,正破开浪涛,驶向那些从未被中原王朝触及的海域。
而在它们身后,是一个正在用制度与勇气,重新定义“天下”的大唐。
商业保险这颗小小的石子,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的涟漪,正一圈圈扩散开来,预示着一个属于海洋与贸易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贞观二十二年仲夏,广州港的船坞里蒸腾着松木与桐油的热气。
三十艘新造的“海鹘舰”正依次下水,舰首雕刻的鹰嘴涂着黑漆,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这是李承乾力推的“新水军”核心战力,舰身比旧式楼船加宽两丈,甲板上架着十二门青铜炮,船底包着铜板以抗腐蚀,连船帆都用浸过桐油的麻布缝制。
这样的舰队在如今大海上,可谓是真正的无敌舰队。
毕竟距离后世的大航海时代,还相差着大几百年,一直到明朝郑和下西洋了。
只是换个说法,哪怕是现在的船坞技术比之后世还有些差距,但这样装配了火炮的舰队,哪怕是放到大航海时代去,依旧是无敌的存在。
“每艘舰配五十名弓弩手、二十名炮手,还要有三名懂星象的‘导航生’。”
兵部侍郎崔敦礼站在码头,对着水师校尉宣读东宫的教令:“太子殿下说了,新水军不是在内河巡逻,而是要去更远的海域。”
“凡商船挂大唐旗号,遇海盗时可发信号求援,水师见信号不出兵者,校尉斩!”
码头上的波斯商人阿罗憾听到这话,握着算盘的手指微微收紧。
他刚为三艘商船买了“船货保险”,此刻看着那些炮口黝黑的海鹘舰,忽然觉得汇通司的保单上,海盗劫掠四个字变得轻飘飘的。
新水军的组建速度远超朝野预期。
李承乾从十二卫中抽调精锐,又从岭南俚人部落招募熟悉水性的“蛙人”,甚至让人安排良马,在舰上训练“骑兵投射”。
这是为了方便在接舷战时让骑兵跃上船对敌。
更惊人的是船坞里的革新。
工匠们按东宫送来的图纸,在船底分隔出十几个水密舱,就算某舱漏水,整船也不会沉没。
导航用的罗盘不再是模糊的指南鱼,而是用青铜打造的刻度盘,能精确到每寸方位。
李承乾在长安邸报上刊登:“海上丝绸之路,不能只靠商人自己闯,朝廷要为他们撑起‘保护伞’。”
可这把保护伞刚撑开,就有人动了歪心思。
初秋时节,汇通司收到阿罗憾的报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