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428章:太子变法 (3/4)

    “届时我当亲自查阅。”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这改革一旦推行,整个大唐的官僚体系都将迎来巨变。但他们也明白,太子新政,肯定是要做出一些事情的,更多方面是对权力的洗牌。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显然太子是要通过改革来收拢权力。

    “臣等遵旨。”两人起身领命。

    太子要增设官署、扩大官员队伍的消息,像一阵狂风般席卷了整个皇城,朝堂上下顿时炸开了锅。

    吏部衙门里,几位郎中围着尚书侯君集愁眉不展。“侯尚书,这太子殿下的意思,是要彻底推翻陛下的吏治之策啊。”

    一位留着山羊胡的郎中急声道:“陛下力推官员精简化,裁撤了近三成冗余吏员,才让各部运转得愈发高效。如今殿下反倒要增官,这不是往冗官的路上走吗?”

    侯君集冷哼一声:“休得胡言。太子刚执掌朝政,此举必有深意。只是……”

    “陛下推行精简化,是因隋末战乱后百废待兴,国库空虚,养不起那么多官员。可如今大唐盛世,疆域辽阔,自然需要更多人手分管事务。”

    户部那边更是议论纷纷。度支司主事拿着算盘噼里啪啦算个不停,对着户部尚书戴胄道:“戴尚书,若是增设漕运总署,单是官吏俸禄、衙署修缮,每年就得多支出数十万贯。再加上扩大科举取士,各地官员俸禄翻倍,这国库怕是撑不住啊。”

    戴胄捋着胡须,沉吟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太子要推行军政分离,各州都尉统管驻军,军费开支或许能省下不少。而且官员多了,地方治理得好,赋税自然能增收。只是这短期之内,国库压力定然不小。”

    御史台里,几位谏官更是坐不住了。当年李世民从谏如流,给了他们极高的地位,如今面对这位用火炮上位的太子,他们既想进谏,又怕触怒龙颜。

    “诸位,太子此举虽有革新之意,但与陛下之策背道而驰啊。”

    一位年长的谏官忧心忡忡地说:“陛下常说,官不在多,而在精。如今增设这么多官署和官员,难免会出现推诿扯皮之事,反而影响政务治理。”

    另一位年轻些的谏官却有不同看法:“可话又说回来,如今大唐疆域比先帝在位时扩大了不少,当年的官员配置,确实难以应对现在的局面。就拿安西都护府来说,下辖数十个州,却只有寥寥几位官员分管,很多事务都积压着没人处理。”

    朝堂之上,官员们的议论声越来越大,各种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有人支持太子的改革,认为这是顺应时势之举;有人则坚守陛下的政策,担心改革会引发动荡,应该要延续贞观之治。

    次日,几个年迈的谏官站了出来,他们要去东宫,劝说太子殿下收回成命。

    这方面自然是准备了大量的说辞。

    皇城各署很多官员都看着,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是百官对太子的试探,尤其是谏官,更想知道太子对如今谏官群体的态度。

    东宫门口,几个老谏官怒气冲冲的闯了进来。

    为首的谏官手里还攥着一本《贞观政要》,看那样子是要跟太子好好理论一番。

    “太子殿下何在?我等有要事启奏!”

    几个谏官声音在东宫大殿外回荡,带着几分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离相思 归港惊雾 乾坤我为主 玄学嫡女被读心后,全家悔哭了 从村支书到仕途巅峰 桃源乡村小傻医 好!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 史上最强家丁 饥荒年:我无限换粮,草芥称王 艾尔登法环,但是带着风灵月影
相关推荐:
离相思 归港惊雾 玄学嫡女被读心后,全家悔哭了 好!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 史上最强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