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5/6)
承乾用指腹描摹着那四个字。
他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将玉玺轻轻放在案上。
玉与木相撞,发出一声沉闷的轻响,却像是敲在整个大唐的脉搏上。
“文忠。”
“臣在。”
“取锦盒来,好生收着。”
李承乾的目光从玉玺上移开,眼底的火热已化作深不见底的平静。
“传教令于工部,明日大朝会,殿前需铺三层红毡。”
他要让天下人都看清,这方玉玺,如今换了只手来托。
而这双手,既接得住天命,也握得住民心。
“是,殿下。”
李承乾没有急着要去登基,当年李世民都当了三个月的太子。
虽是赢了玄武门,但龙椅还没彻底坐稳。
眼下要等着十万辽东兵过来,然后对军队改革换代,最后才是新政的颁布。
等把这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位置坐实了,才去考虑登基的事情。
不过这也需要李世民的深度配合。
李承乾将玉玺推入锦盒的动作顿了顿,目光透过窗纸望向太极宫的方向,忽然开口,声音比刚才吩咐工部时沉了几分:“文忠,你随我多年,该知道什么事能做,什么话不能传。”
文忠心头一凛,躬身应道:“臣省得。”
李承乾指尖在锦盒边缘轻轻叩着:“太极宫那边,每日的膳食按从前的例份送,御膳房的厨子若是敢偷工减料,你知道该怎么处置。”
“还有那些伺候的宦官宫女,谁要是敢在言语上怠慢了,或是私下嚼舌根,不必回禀我,直接杖毙。””
顿了顿,话锋一转:“但也记着,不该有的规矩别乱加。陛下想去三泓水池赏鱼,就让他去。想召哪个嫔妃伴驾,就让人过去伺候。若是有谁想要面见,也是由父皇做主,从前能做的事,如今一样都不能少。”
文忠有些困惑,抬头偷瞄了一眼,又慌忙低下头:“殿下,这……既要宽纵,又要管束,臣怕……”
“怕什么?”李承乾冷笑一声:“宽纵的是体面,管束的是人心。你以为父皇这些年坐在龙椅上,真看不懂底下人的心思?”
“他现在要的不是实权,是身为皇帝的尊荣。你让他吃好睡好,没人敢在他面前摆脸色,他便不会觉得委屈。”
说到这里,他语气陡然加重:“但你给我盯紧了!太极宫所有进出的人,哪怕是送柴薪的小吏,都得记在名册上。谁跟父皇说过什么话,父皇看过哪些文书,夜里歇在哪个宫殿,每晚亥时前,我要知道得一清二楚。”
文忠浑身一震,终于明白过来:“臣明白了!既要让陛下舒心,也要让陛下.离不开东宫的眼目。”
“是这个道理。”李承乾颔首:“他是我父皇,不是阶下囚。但这天下,如今由我做主。别让他受委屈,是尽孝道,别让他身边藏着不该有的心思,是保江山。这两者,你得给我拿捏好分寸。”
文忠深深叩首:“臣谨遵殿下吩咐。”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