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右金吾卫之变 (2/5)
r />
不过陛下显然更狠,不仅是隐太子跟齐王,包括他们的子嗣,也全部除干净了,不给当年先皇半点余地。
因为按照传统的礼法,嫡长子继承制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简单点说,嫡长子继承制,是要长兄这一脉全部死绝了,才叫兄终。
所以李世民为了保障自己继承的合法性,不给别人提出异议的机会,就把隐太子跟齐王的子嗣,全部都干掉,这样自然就是兄终弟及。
这一点套在李承乾身上就不怎么适合,因为他本来就是嫡长子,太子。
杀魏王跟晋王,除了让李世民没有选择外,在礼法上并不会有什么区别。
只要不是弑父就成。
历史上,最后感觉没有机会的情况下,杜荷其实是想劝李承乾弑父来着,让太子假装生病,引陛下探望,从而一举功成。
可惜因为齐王造反,从而牵连纥干承基以致暴露,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还上交了证据,这才让李承乾的计划落空。
可惜历史没有偶然。
当然现在杜荷不会这么想了,因为如今太子羽翼渐丰,已经能跟陛下分庭抗礼掰手腕了。
“右金吾卫那边,尽快梳理清楚。”
“按照先前定下的章程。”
李承乾吩咐下去。
杜荷躬身道:“是,殿下。”
对于怎么获得军队的效忠,这一点李承乾有着丰富经验。
早前就已经在辽东进行过实践,效果是相当之好。
讲武堂是一方面,但对于大量的士卒来说,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讲武堂的,那就只能是从其他方面进行了。
做法说起来也不复杂。
陆仝看到那些辽东将士,认为他们是太子用军功爵和土地喂出来的忠诚。
这样说也不算错,但并不全面。
很快,太子这边对于右金吾卫的整改章程下达。
毕竟右金吾卫有着完整的武官体系,还有自己的府兵,这些兵源主要来源于各地折冲府的府兵,通过“番上”制度轮流到京城服役。府兵需自备武器、粮食,农闲训练,战时出征。
而真正的中坚,则是各个中郎将。
实际来说,金吾卫还要负责太极宫、大明宫等宫殿的昼夜巡查,防范威胁,不过现在这个职权已经用不上了。
李世民也不可能让金吾卫再去拱卫太极宫。
所以管理长安城内的街道巡逻、门禁启闭就成了金吾卫的主要工作。
当年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通过控制武候卫,掌握宫廷禁军,最终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奠定登基基础。
为了防止后人学他,李世民另外建立右监门大将军,从新划分宫廷内外的禁军体系。
而现在李承乾的整改,顿时让右金吾卫动荡不安。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