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书屋

第379章:分权 (3/5)

前不敢告状,此等行为本身便是畏惧权势的明证!若苛责无直接证据,岂不是让受害者申冤无门?”

    长孙无忌摇头:“魏公此言差矣,律法重实证,非重推断。若仅凭‘不敢告状’便定罪,恐开‘莫须有’之先河。”

    魏征吹胡子瞪眼,就要大肆辩论一番。

    房玄龄见气氛剑拔弩张,连忙打圆场:“陛下曾言‘法者,天下之公器’,若褚遂良真有罪,陛下断不会回护。但此案需顾全两点:一则,依律量刑需精准;二则,需给陛下留体面。”

    听到陛下体面这个词,魏征气势一滞。

    他可以就律法说事,但不能枉顾陛下这边,皱眉道:“如何留体面?”

    房玄龄拿起卷宗,略微思索道:“依某之见,可按‘坐赃’论处,计三百匹绢,合徒二年。但念其无欺压百姓、贪墨官银等恶行,且累年修史有劳,可奏请陛下‘以铜赎罪’,罚铜六十斤,革职留任。如此,既符律法,又存余地。”

    魏征闻言,自然不肯:“革职留任?”

    “五品官革职便无官可留,此说不通!依律,坐赃徒二年,当罢官为民,何来‘留任’?房相莫不是想自创律法?”

    长孙无忌趁机道:“魏公何必如此固执?褚遂良虽有错,却非贪腐巨恶。太子监国以来连番弹劾,已让朝堂人人自危。若再严惩言官,恐堵塞言路,让陛下失去耳目。”

    魏征怒视长孙无忌:““他强买民宅是言官职责吗?分明是私德有亏!长孙公屡屡为其开脱,莫非认为言官无过?”

    长孙无忌微微摇头:“我并非为他开脱,只是提醒魏公,莫要让律法成为党争工具!你身为太子少师,处处为太子张目,难道就没有私心?”

    政事堂内气氛骤凝,房玄龄打着圆场:“依某之见,可折中处置:褚遂良虽无直接胁迫证据,但身为言官,与商贾过从甚密,有失体统。按《职制律》‘官人无故出入市肆’条,当罚俸一年,降为六品治书侍御史,仍留御史台效力。如此,既警其德行,又存其才用。”

    魏征皱眉:“降职留任?坐赃之罪,按律当罢官,如何能‘罚俸降职’?房相此举,怕是要坏了律法根基。”

    长孙无忌劝说道:“魏公未免太过死板。褚遂良若罢官,谁来修《贞观实录》?陛下前日还说‘史笔需仗忠臣’,难道要让他亲自执刀?”

    魏征寸步不让:“修史事大,律法事更大!”

    “若因需用其才便网开一面,他日若有能臣谋反,是否也要留其性命以效犬马?”

    房玄龄想了想,又道:“既然双方各执一词,不如按‘公罪’论处。褚遂良‘因公议价失当’,降职一级,罚俸半年,仍任言官。如此,既符合‘刑不上大夫’的惯例,又能让陛下看到我等‘惜才’之心。”

    魏征盯着房玄龄,忽然意识到这是在皇权阴影下的无奈妥协。

    若坚持罢官,恐遭李世民苛待功臣的指责。

    若同意降职,至少能让律法的威严稍有彰显。

    魏征并非不懂陛下的暗示,只是不想就这么妥协。

    但长孙无忌跟房玄龄这边,自然不会魏征的做法。

    “也罢。”魏征终于松口。“但需在奏疏中写明‘永不许其参与田宅交易’,以儆效尤。”

    长孙无忌嘴角微动,似笑非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守城百年千夫所指?灭族别找我! 路明非:这面板太假了吧! 被读心后,全京城都捡我瓜吃 迟到不算晚 渣夫婚外养崽,她继承顶级豪门嫁权少 遇见,更好的我们 杀敌涨修为?我以铁血筑长生 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 八零家属院,高冷教授娇宠小作精 仙家
相关推荐:
被读心后,全京城都捡我瓜吃 迟到不算晚 遇见,更好的我们 杀敌涨修为?我以铁血筑长生 大师姐重生断情,师门都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