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卖官 (2/5)
/>
赵过会意,接过话头,“殿下,水稻产量高,可在南方普及,臣与司农丞多次考究后,认为北方也可推广一种产量更高的作物,麦。”
当下大汉的主食,是黍、粟,即黄米、小米。
麦也为主食之一。
但王、赵二人的意思,显然是由朝廷出面,引导百姓多种麦,以麦为主要耕种作物。
“黍、粟、麦,都是耐旱作物,但麦口感好一些,最重要的是它产量高。”赵过边思边道,还欲再解释。
不曾想。
端坐主位的刘据已然摆手,制止道:“一则,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办,你们办事,孤放心。”
“二则,既然你说了产量更高,孤支持,朝廷也会支持的。”刘据先给两人吃了颗定心丸,旋即又道:
“孤只啰嗦一句,农耕事关百姓饭碗、事关他们能不能吃饱肚子,有任何改动,都要三思而后行。”
“还望二位慎重!”
赵过、王衡神情凛然,两人齐齐拱手,深深一揖:“唯!”
“农事你们二人拿主意,定期奏报即可。”刘据起身离座,将他们搀扶起来,脸上多了笑意,欣慰道:
“有你二位贤臣相助,能为孤、为朝廷,分担很多压力啊,日后有紧缺的、哪里需要配合的。”
“尽管来找孤,无有不允!”
王、赵二人听罢,又感激又欢喜,以至于面色微微发红,情难自抑。
按说他们入官场的时间已不短,早过了少年人热血冲头的年纪,可每每来太子宫汇报政务,总能让二人心潮澎湃。
哎。
士为知己者死,无外如是了……
赵过、王衡两人得令去罢,刘据坐回原位,又开始召见下一位臣子。
既然是为朝廷缝缝补补,当下而言,就离不开钱、粮二字。
粮,交待下去了。
钱,刘据也有想法,事实上,年前皇帝宣布要祭祖时,刘据就有了想法,若非中途出了些幺蛾子,他早就着手实施。
而眼下,只能先盯一盯朝廷惹出的事端……
“拜见殿下。”
“无须多礼,斡官令且入座。”
相比起王、赵二位,刘据对此时入殿的中年人,言语客气了不少,但也未到多么疏离、过于客气的地步。
斡官令,石德,丞相石庆之子。
其人乃刘据老师的长子,又是司农寺中负责跟进榷酒酤的官员,公私皆在,方有当下刘据的态度。
待石德坐定后。
刘据单刀直入,“孤召你来,是想问禁酒令一事,可有波折?”
当然有,否则他哪会特意问。
石德拱了拱手,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