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噩耗连连 (2/5)
太子态度亲切,刘德也未拘礼,在左侧入座后,笑道:“不出殿下所料,此次春闱多了不少世家子。”
“哦?”
刘据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追问道:“详细讲讲,都有哪几家?”
大汉第二次科举的京试部分,已于昨日开始,即,春闱。
刘据特意派了人去盯着,虽然他早有预料,可刘德告知详细状况后,刘据仍然忍不住在心底感叹一句: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果然不无道理啊。”
在经过元鼎三年的首次科举后,见识到了朝廷对科举制的重视程度,原本观望、待价而沽的豪族世家们,今年纷纷下场参与,欲要分一杯羹。
难受的是。
如果不上手段,朝廷还真阻止不了他们。
从大范围的数据来看,论学识、才干、眼界等等方面,世家子弟的优秀比率,要远超贫寒子弟。
这是从小受到的教育资源严重失衡导致的,与个人天赋无关。
世家子弟请名师教导、学富五车时,贫寒子弟只能凿壁偷光、砚冰坚、借书计日以还。
大族子弟游历山川、指点天下时,贫寒子弟可能还要面朝黄土、背朝天……
现实如此。
其间并没有什么黑白对错之分,不乏世家子文武双全,以报家国,也有贫家子敏而好学,入仕后清正廉明。
只是对于刘据来说,以他太子的身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他希望看到更多的寒门子弟充斥朝堂。
所以……
该上的手段还是得上!
刘据也没有太过火,稍微授意主考官偏袒了一点,贡院复试如此,最终殿试亦如此。
唯一有些区别的,是后者不用刘据授意,作为圣心独断的皇帝刘彻,也轻轻的偏了一点。
不多,真只有一点。
殿试前三名,状元郎出自渤海程氏,榜眼、探花则全部出身寒微……
与当年一样,放榜后,登科士子都会在春风楼吃一顿闻喜宴,不过今年科举的前三名也在春风楼,没能得到皇帝亲自宴请。
好在,主持春风楼闻喜宴的人,依旧是太子。
规格也不算低了。
至于陛下不再出面宴请的原因,或许是后续科举的重要性不如首次?
外界猜测很多,但唯有朝廷高层知晓,皇帝陛下现在没工夫搭理其他事宜……
北方军报:
赵破奴领军深入大漠后,句黎湖部发五万骑兵,从后方进攻乌维部,令其腹背受敌。
但乌维军并未转身防守,反而加大攻势,猛击左贤王!
意图先吞东,再回身御西。
左贤王遣使求援,赵破奴领三万骑兵从上谷郡东北部穿入战场,突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