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没什么 (1/6)
折返太子宫的车驾里,刘据双手拢在小火炉上,望着炉中火红的木炭,这一刻,大汉太子瞳孔发散,心思百转。
皇帝的愤怒,刘据已经经历过许多次,有时候真,有时候假,经历的多了,他也总结出一个规律。
私下里斥骂,真假皆有。
但众目睽睽下的暴跳如雷,一定假!
当然了。
用‘假’这个字形容,或许太武断,比较贴切的形容词、佐证词,应该是许多年前皇帝教给刘据的一句话:
“为君者,第一件事,便是喜怒不形于色!”
会形于色的。
说明不是真实的喜怒……
河东、北地三郡太守故意贻误战机,皇帝必然是有怒气的,否则也不会请他们自杀。
可真要说皇帝怒不可遏,以至于辗转千里杀三人、之后又奔回长安,期间十数天过去,皇帝回了京还要大发雷霆一场……
未免有些不合情理。
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皇帝是蓄意为之,特意留着一股怒气撒给大臣,那便说得通了。
至于他为何这么做,可能正应了那句——为了那点醋,才包的这顿饺子!
咆哮、怒斥是饺子皮,剑劈、诛族是饺子馅。
那什么才是醋呢?
车舆里,橙黄的火苗倒映在刘据眼中,他在心底喃喃自语,‘或许是募兵制,也或许是绣衣使者。’
‘可父皇啊,你就像这盆炭火,以往离着臣子们不远不近,既发出炽热的火,也有明亮的光,煌煌烨烨。’
‘现在,你却离臣子忽远忽近,有时候光太盛,火太燥,一不小心,就烫着人了,当真是……’
‘岁月不饶人。’
天气渐冷,草木凋零。
从北方吹来的寒气正将长安拖进冬季,便是在这雪落之前的光景里,大汉硬是翻起一股热浪。
浪花从长安扩散至边关,由大司马府和新鲜出炉的绣衣御史带去,所到之处,无一不热火朝天。
各郡太守主导,携斧钺旗鼓,点齐麾下兵马,浩浩荡荡去往边关,巡行障塞。
这一过程名为:都试,也叫大试。
本是大汉各郡每年一次的军事演习,一般于秋季举行,举办规模、标准、流程是否严格,全凭郡守个人意愿。
但今年初冬的这一次,乃至将来,各地郡守再想敷衍了事,恐怕很难了……
同一时间。
京城的军事变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奉天子诏令,骠骑将军于北军内,增设八校尉,各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校尉。
八校尉均秩二千石,下设丞、司马,治兵士七百人。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