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开科取士 (3/6)
受了东越君臣的投降不说,还拿了唯一的封侯功劳。
当时李敢的心情是两个字:
“M的!”
他会有这般激烈的情绪,被人抢先一步是诱因,抢在自己前面的那个人是韩说,则是主因!
众所周知。
李敢是李广第三子,李敢兄长李当户、李椒都于多年前去世,其中李当户去世的最早,留下一个遗腹子李陵。
而李当户逝世前,一直担任郎官。
恰巧,韩说也有一位兄长,名叫韩嫣,同为皇帝近臣。
但不凑巧的是。
在一次随侍天子左右时,韩嫣举止放肆,李当户当众出手殴打,这一打,就打出了恩怨!
现如今,李当户已逝,韩嫣也被太后王娡赐死,李、韩两家的恩怨没有因为时间消弭,反而越积越深。
能与陇西李氏叫板的韩氏,自不是寻常之辈。
颍川韩氏。
在大汉的昌盛起于韩信……
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那个韩信,而是大汉开国初期、封地颍川的异姓王韩信,史称:韩王信!
而且不止如此。
李广的祖先能追溯到秦国的李信,韩氏的祖先同样能追溯到战国时期,而且更显赫,乃是韩襄王之后!
宗族势力旗鼓相当,两家主事的人也都不是谦和的主,以后同列朝堂,估计有的闹腾……
前殿朝会结束后。
朝堂上、长安城里的动荡结束了,同时也就意味着,波及地方郡国的动作要来了。
例如,官学。 由祭酒张安世主导,下发政令于地方郡县,开始成建制设立官办学堂。
按照地方层级,此类机构,在郡中称为‘学’,在县里称为‘校’,在乡中的称为‘庠’,在村中的称为‘序’。
将作府督办,地方配合,尽快完成官学修建。
教学科目、生源资格、经师品阶等等细则,皆由祭酒与天子一同制定。
与此同时。
另一件牵动天下人心的大事公之于众。
继征辟制、察举制之后,天子下诏,再增一类选官制度,施行开科取士,即:科举制!
诏令特别说明,科举与察举不同,察举所推举的孝子、廉吏,朝廷虽然会对其进行策问,实则轻考试,重举荐。
但科举。
重考试,直接省略举荐这个步骤!
也就是说,无需拿到太守的举荐信,凡是在明经(经学)、进士(辞赋)、明法(律法)、明字(文字)、明算(术算)等五科有建树者,皆可入京考试。
其中佼佼者选为朝廷官员!
诏令颁布,又经邸报刊印散布八方,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