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谁都容不得犯错 (3/7)
畜事务。
然后,没了。
卫尉,执掌未央宫外的禁军,然后,也没了。
此类职能模糊、权力畸形的状况,在九卿中比比皆是。
并非说太仆管理牲畜、卫尉掌管禁军不重要,而是对于整个国家而言,能决定朝廷走向这些个公卿,他们的权柄、地位、职能之间,设置的过于粗糙。
太糙!
看到这儿,可能就有人要问了,三公九卿不好,那是不是就要搞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户部、吏部?
不是。
步子迈得太大,是要扯着蛋的。
秦朝施行的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并非秦朝时一朝成型的,春秋战国时期便有,秦朝是在已有基础、经验上,改良的。
三省六部制也是同理。
隋文帝施行的三省六部,其实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或者说,是对三公九卿制侵蚀、夺舍的过程。
南北朝时,把三公玩坏;晋朝时,把九卿拆解,扩充三省权力;曹丕时,始置中书省,侵吞外朝权力。
时间再往后倒退。
东汉,汉光武帝扩充尚书台权力,架空三公。
然后。
就到了三省六部制最初的源头,经过一层层剥洋葱似的回顾,不难发现,历代君王都在不遗余力的限制‘外’权,扩大‘内’权。
而这玩意儿,不就是刘彻弄出来的?
没错。
三省六部制的源头,其实就在当下未央宫里的那个内朝!
现在再来看看,还能直接搞三省六部吗?
刘彻明显有往这个方向奔的念头,内朝都弄出来了,那他为何不直接颠覆丞相、御史大夫、九卿这套体系?
依旧显得娇羞半掩?
如果说委婉点,就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套成熟的政治制度,是需要时间慢慢推行、成熟、进而平稳的。
说直接点。
就是皇帝也不能凭空捏造、大力出奇迹!
放在刘据身上,他老子积累了几十年淫威都做不到事,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太子就能做到了?
再者。
即便刘据省略几百年的演变,把三省六部制这个最终答案甩在老刘面前,皇帝估计也不会支持此类颠覆性革新。
没有经历过任何实践的检验,就彻底更改一套行政体系,那不是革新,那是对刘氏江山的不负责!
咳。
扯远了,言归正传。
回到眼下,太子宫内,东方朔品了品太子的话,斟酌着道:“若臣没有理解错,殿下是想大范围更改九卿职能?”
刘据扶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