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谁都容不得犯错 (1/7)
以上言语不是宣言,而是又一次的划线,刘据给自己臣属划的——太子宫行事准线!
俗话说: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主将的能力、手腕,会很大程度影响团队的办事方法、处事原则,如果主将能力不明,麾下就会犹豫、彷徨。
此刻正殿内在座的人,难道真的都很怂?
一谈起革新九卿,全都噤若寒蝉?
不然。
就拿今夜表现最突出的东方朔举例吧,世人皆知他是辞赋大家,又有《答客难》等名赋传扬天下。
可读过《答客难》的人都知道,东方大家写的这篇赋,是在对陛下发泄不满!
对皇帝都敢撩几下,何况旁人?
馆陶大长公主年过花甲时,找了一位男宠董偃,喜爱的不得了,又是花钱、又是亲自出面捧他。
甚至将其引荐给刘彻!
董偃也十分会来事,对天子毕恭毕敬,想着法子逗乐皇帝,时间一长,皇帝就让其经常出入宫廷。
那时,作为同样能随意进出未央宫的东方朔,却对这个靠‘卖肉’上位的董偃不以为然。
有一日。
董偃再次入宫,东方朔却堵住殿门,不准他进入,当着对方的面,直接跟皇帝列数其人三大罪状——
私交公主,败坏风化,蛊惑君王!
当杀!
杀,碍于馆陶公主的颜面,自然没杀。
不过因为东方朔坚持不准董偃入正殿,那日设在宣室殿的晏请,皇帝只好换了一座偏殿,另赐东方朔黄金三十斤……
仅从以上履历来看,东方朔绝对和‘怂’字不沾边。
从先前商议任官回避制度、监察制度时的口若悬河,也能看出他的胆量。
那为何偏偏涉及到九卿,他就闭嘴了呢?
很简单。
东方朔没怂,但他怕太子会怂!
任官回避、监察机构,这两件事都有皇帝背书,当今天子是个什么脾性,大家都知道。
可太子的脾性、在国事上的脾性,外人还真摸不清楚,况且太子一开口,就是要动比地方官吏麻烦百倍的九卿!
不止东方朔。
庄青翟等人哪个不心里打鼓?
他们怕太子是三分钟热度,怕太子脑袋一拍,张口就来:“我要革新九卿!”
革新不是过家家、不是喊口号,没有一个坚定的支持者,遇到反扑,是要死人的……
岂不闻。
先后官拜太子少傅、御史大夫的王臧?亦或者官拜太子太傅、御史大夫、丞相等职位的卫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