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时也命也 (2/3)
/>
世界不会围绕着某一个人转,缺了谁都一样,有人悲、有人喜,有人死、有人生。
仲春之月。
猗兰殿传出喜讯,李夫人怀上龙嗣……
……
未央宫,椒房殿。
皇帝伏案写着什么,皇后卫子夫在旁研墨,轻声道:“她是头胎,我安排了几个妇人去陪着,以免生惧。”
“嗯。”
刘彻应了一声:“你办事,朕放心。”
他的确放心,同床共枕了许多年,皇后是个什么性格,刘彻还是清楚的。
就像他清楚前皇后陈阿娇的性格一样,今日如果还是陈阿娇为后宫之主,椒房殿的一根毛都别想靠近猗兰殿。
不过卫皇后却无妨。
即便卫子夫给李夫人安排养胎事宜,皇帝也没有其他想法,毕竟皇次子、皇三子都是这么一路过来的。 “陛下。”
皇帝这会儿没有其他想法,皇后却有,“我近些日子挑了不少适龄的贵女,相中一个,你要不过过目?”
听到这话,刘彻抬起头,凝声道:“拿来看看。”
太子年岁不小,已经到了纳妃的年纪,皇后卫子夫老早便寻觅起来,直到最近,才挑中一个。
不一会儿。
皇帝端详着手中一副画像,只见画中女子年岁不大,容貌秀丽,气质婉约,一双丹凤眼格外传神。
“嗯,倒是跟你很像。”刘彻点评一句,顺势问道,“哪家的?”
卫子夫浅笑道:“鲁国史氏,说来也巧,这家女子前些时日随鲁王一同进京,我召见鲁王妃时,恰巧见到。”
“瞧着喜爱得紧,再一问年岁、家世,刚好与据儿合适。”
鲁国史氏?
皇帝回忆了一阵,没有印象。
不过这也正常,大汉氏族众多,不可能每一个皇帝都一清二楚,“先放着,朕查查再做定夺。”
卫子夫告知丈夫此事,也正是为了这个,她明面上打听的再细致,保不齐私底下有什么。
涉及太子妃嫔,自当谨慎。
说来也是庆幸,按照大汉朝的数代惯例,刘据的妃嫔,原本没有卫子夫说话的份。
比如景帝,他的太子妃,是景帝祖母薄太后指定的一个同族孙女。
还有当今天子。
刘彻原本的太子妃,其中也有他祖母窦太后的插手,毕竟陈阿娇、馆陶公主、窦太后,这是一条线上的。
到了刘据这儿,说句无礼的话,好在王太后逝去的早,不然今日他的妃嫔,多半会从王家里面选。
嗐。
卫子夫也算媳妇熬成婆,能当家做主一回了,可喜可贺。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