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大战 (3/4)
但这份提携,能不能接下,终究得用真刀真枪说话。
“五千人?”
北面一处地势较高的山梁上,伊稚斜眼中闪过疑惑,周围一众匈奴将领也面面相觑。
“卫青想干什么,难道是在引诱我军冒进?”一名大当户拉住缰绳,疑道。
“不像。”
左谷蠡王乌维接道:“哪有如此明显的诱敌之策?”
山梁处的匈奴人对卫青的动作大惑不解,谨慎有之,猜疑有之,一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还是伊稚斜下了定论。
“传令下去,停止前进!”
说着,他马鞭前指,“须卜达,你领一万骑兵上前对阵,去试试卫青想干什么,小心行事。”
“是!”
且渠须卜达得了嘱咐,不敢有半点怠慢,少顷,从匈奴主力中分出一支偏师,不徐不缓地迎上汉军五千骑。
若是仔细观察的话,能发现这些匈奴骑兵都配上了双边马镫,至于马蹄下有没有马蹄铁……肉眼难辨。
游牧民族在与农耕民族发生碰撞时,本身便是一个互相敌对,又互相促进的过程。
中原政权学习草原部族的骑射战术,例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
而草原部族从中原学习的地方,大多集中在他们所不擅长的营造方面。
比如。
现在的汉军新式马具。
在皇帝下达‘要在大汉每一匹战马身上都看到太子打造的新式马具’时,已经意味着无法保密……
但真正的强者,并不会在意弱者的效仿,只要自身不曾停下前进的脚步,强者,永远都会比弱者强!
“嘭!”
“咔嚓!”
“铛!”
战马高速对撞,骨骼瞬间碎裂,弯刀与环首刀在交锋,火星四射,马蹄声、怒吼声、厮杀声、惨叫声。
一同于天地间乍响。
成千上万的骑兵拼杀,个人勇武在混战中能起到的作用,被无限缩小,再想一将可当百万师,难。
但凭借自身勇力,拼杀掉几个、乃至十几个敌人,依旧可以实现。
“嗤!”
公孙敖的刀锋划过一个匈奴壮汉的脖颈,鲜血喷涌,陷入缠斗,他的马速降下来,遂刚解决一人,身侧又来一个。
环首刀横扫挡住攻击,公孙敖得势不饶人,右手紧握刀柄,瞅准一个地方连续发力,“铛铛铛!”
“当啷!”
在对方弯刀崩断的一刹那,环首刀因为惯性的作用,猛地劈中对方肩头,削去半个脖颈,死的不能再死……
公孙敖抽刀继续前冲,胸口剧烈起复着,汗珠黏住衣襟,刺入甲胄的两根箭头不停摩擦血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