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按错地方了 (2/4)
p; 醴泉县其实并不大,横竖交叉的两条主干道,几乎就是整个醴泉县的中心。
至于再往外延伸、扩展出来的道路,虽然很宽阔,但人迹稀少。
两侧的房子也是稀稀拉拉,东一处西一处的,加上那些厚厚的积雪,看起来更像是荒郊野外。
回来时路过醴泉,禁卫军、阎立德等官员都已经先被安排回驿馆。
至于跑到烟霞镇的常和,虽然确实看到了大唐皇帝的车辇。
但至始至终,都没有在老李跟前露一面的机会。
迫不得已之下,也只好让车夫驾着车,跟随着车辇与其他人来到驿馆,再次等候着奇迹的降临。
一些商铺偶有客人进出,让醴泉在雪日恢复了一些生机。
疾驰而过的马车,避过积雪、捡着平地走路的行人,在雪后就如旷野中的一些小动物般,开始出来觅食,为生计着想。
经过十字路口的一个卖炭翁跟前,老李打算直接前往李治所说的那家茶馆坐坐。
可经不住李明达、李清的善心大爆发。
于是大手一挥,花了比平日里多两成的铜钱,买走了所有的碳。
脏兮兮的卖炭翁千恩万谢后,便推着车顺着李治指明的方向,把木炭送往驿馆内。
微服进入茶馆的老李兴致勃勃,像是也很喜欢这种普通百姓的生活,时不时跟旁边的茶客寒暄上几句。
看那行为举止都是极为的老成熟练,显然没少微服跟百姓们套近乎。
李治、李明达、李清三人,也会成为老李与茶客之间的话题。
无怪乎是一些茶客羡慕老李有这么两个可爱的小娘子,以及一个懂事的儿子。
对于茶客给李明达、李清的赞赏,老李是照单全收,甚至还会说一些趣事儿给茶客们听。
以此来增加茶客们对他的羡慕,与自己的成就感、虚荣心。
但若是说起了他的儿子,老李则是会摇头叹气,就如同一个普通父亲一般。
儿子不争气,不成器等等话语就脱口而出。
无论人家茶客如何反驳,老李总是有他的一套大道理,来证明自己犬子的无用与不成器。
李治无奈的翻着白眼摇着头,但那几个常见面的茶客的夸赞还是让他很受用的。
至于来自老李的打击,耳朵早已经听出厚厚的茧子了,已经可以免疫了。
不久的时间,带着明英、王相和一行人六人,再次坐上马车回驿馆。
马车上老李问起了火锅,看得出来,他还是很感兴趣。
而李治心不在焉的点着头,敷衍着晚上就给老李备火锅吃。
看着心不在焉的犬子,老李不由斜眼就问道:“一个风尘女子生病了,竟然让你如此牵肠挂肚?”
李治茫然抬头:“您要不说我都忘了。”
“那你心不在焉的想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