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醴泉 (2/4)
正二人不和的缘由,陈不同倒不是很清楚。
在陈不同说到此处时,李治也恰到好处的递话道:“所以常和才跟崔英走到了一起,毕竟崔英可是傍着博陵崔氏这棵大树呢。”
陈不同认同的点着头:“常县令长安有贵人,同为一支,自然是不怕不胜了,腰杆子也直。”
“这次坍塌一事儿,常和就没担心过自己会被罢官?”王相和也在一旁帮腔道。
“他怕什么,长安有贵人帮他撑着,自是不怕。”陈不同醉意渐浓,端起酒再次一饮而尽。
话不多的周老实,一直都是静静听着,仿佛这个人不存在似的。
“陵令跟他一伙的,都说他们两人已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了,常和若是出了事儿,陵令自然也会帮衬着。”陈不同吐出一口浓浓的酒气。
李治跟王相和互望一眼,也不知道陈不同嘴里,常和的贵人到底是谁?
崔英这边倒是好猜测,无非就是殿中侍御史崔仁师、兵部侍郎崔敦礼等几名博陵崔氏的官员。
而且若是联想到崔英本就是咸阳人,那么他长安的贵人,就很有可能是兵部侍郎崔敦礼了。
毕竟,崔敦礼这一支博陵崔氏的大房,早年间就已经迁到咸阳了。
这也是李治在打算用唐善识,以及背调崔英时了解到的。
“不会是阎立德吧?”李治猜测道。
这样的猜测把王相和都吓了一跳。
若真是如此的话,那么昭陵坍塌这件事,可就比想象中还要复杂了。
谢远怀即便是已经喝的快要醉了,但因为李治的叮嘱,还是不厌其烦的跟周老实、陈不同举着杯。
李治拍了拍其肩膀,带着王相和先行离开。
能够从两个工匠嘴里打探到的,估计也就是这些了。
因为有很多话,基本上跟这三日来,李治有意无意与他们之间的聊天内容都很吻合,甚至多有重复。
书房内,王相和、姜楠静静看着李治。
此时的李治,完全不像是一个九岁的孩童,更像是一个心机深沉的成年人。
“晋王要把这猜测告知陛下吗?”王相和低声问道。
虽然他是李世民赐给李治的,但如今他也在适应着,如何平衡自己在陛下跟晋王跟前的职责。
毕竟,这些时日来,他也是能感觉到,晋王对他明显与姜楠不同。
偶尔就会不着痕迹的把他排除在外。
而这对于身为随身太监的他而言,几乎就等同于失职了。
“万一不是呢?”李治看了他一眼。
同样,他也能感受到,自从到达醴泉后,王相和已经在努力的改变他自己了。
尤其是在调查唐善识社交圈一事儿上,王相和基本上就是完全接住了李治给他的台阶。
这件事情自始自终没有跟李世民禀奏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