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晋王李治 (2/4)
而且那些钱还都有更为重要的用途,比如打仗,比如修建一个新的皇宫等等。
所以……李世民摇了摇头:细节很到位,大局观稍有欠缺。
……
两仪殿内,早朝的朝臣们不知因为何事在争论。
李世民也不理会,摇了摇头,继续暗自琢磨着李治书写的那些东西。
按照李治那《策》所说,虽然中心思想是要算计自己,给谢远怀加官晋级。
但结合着那第二行的石灰、水泥来看。
他要暂停修建昭陵,目的跟房玄龄的提议却是完全不同,可能就是跟那石灰、水泥有关。
但具体是干什么用的呢?
李世民不知道。
因为后面所写的那些东西,每一个字他虽然都认识。
但连在一块儿后,他就云里雾里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但不管如何,这方面显然是一大块儿。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从李治那书写的诸多繁杂的内容上,以及耳边朝臣的争吵不休中,思绪不知不觉的转移到了杨淑妃那有些哀怨的表情上。
说是去去就回,但却在李治的书房待了近一夜。
所以今早杨淑妃的神情有些哀怨是可以理解的,至于眼圈通红……。
也不知道是一夜没睡,还是心里委屈。
算了,今夜自己亲自去后宫吧。
朝臣还没有争论完,李世民就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散朝。
阎立德自昭陵出事儿后,独自来宫里见过李世民一次。
接下来便一直没有上朝,而是在家闭门思过,等候处置。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徵等臣子,他都一一征询过如何处置这件事情的意见了。
之所以到了现在,李世民还没有下定决心如何处置阎立德,还是跟自己的儿子魏王李泰有关。
“陛下……。”
魏徵神色不悦道:“陛下今日上朝心不在焉也就罢了。但不知将作大匠阎立德一事儿,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臣等讨论了半天,还请陛下尽早决断。”
“朕心里有数。”
李世民有些不耐烦,挥了挥手:“都先回了,朕决定了再跟诸卿商议。”
魏徵看着敷衍他们的李世民,上前一步又要说话。
李世民无奈叹口气,急忙搪塞道:“朕一会儿还要与各个将军商议府兵一事儿,依朕看来,兵事当优于政事。各位先回吧,有事儿朕派人找你们。”
说完后,李世民就起身先溜了。
没办法,今日朝会上,他脑子里想的都是那混账逆子的这个策、那个则,尤其是那关于陵寝的画,竟然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
这让李世民心里很愤怒,同时又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