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有借无还 (2/3)
br />
这些人多是驿丞、驿卒的亲朋故旧,通过这层关系在官驿中谋个差事,平日里打理一些琐碎杂务,紧要关头也能充当人手,协助驿卒护卫官驿的安全。
毕竟,官驿也算是吃皇粮的去处,里面的位置,自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值得一提的是,大顺朝的驿丞之中,并非全是些不入流的吏员。
有些驿丞,因为一些缘故,成为了正经入品阶的官员。
尽管他们止步于从九品,与巡检、典史这类基层杂职官品级相仿,在官场中仍处于最底层。
然而,寻常的平民小吏见了这些从九品的驿丞,也得恭恭敬敬地改口,尊称一声“大人”。
这其中的奥妙,主要看官驿的规模与所处地理位置。
李煜记得,此地的驿丞姓王,是个年过半百的老头。
为人还算圆滑。
因为顺义堡与高石堡之间的文书往来,还有一些军情传递,偶尔也需要经过此地中转,所以王驿丞对他这个百户官,向来客气有加。
或者说,他对于附近有品阶的正经武官都很客气,轻易不会得罪。
一方面,百户是正六品武官,品秩远在最高不过从九品的驿丞之上。
另一方面,一旦北虏南下,冲破了屯堡防线,战火蔓延。
自保力量较差的官驿想要乱中求活,就只能赶紧带着铺盖细软,去附近的军事屯堡紧急避险,寻求庇护。
而李煜这样的百户武官治下的临近屯堡,无疑都是他们躲避战祸时所需的避难所。
所以在李煜面前,他当然就好说话了,甚至有些刻意的讨好。
官驿的马厩里,常年都豢养着几匹官马,以备不时之需。
例如紧急军情的传递。
不过大多时候这些官马都用不上,只是在马厩里悠闲度日。
毕竟,八百里加急那种等级的紧急军情,若是月月都有,甚至日日都有,大顺朝恐怕早就被无穷无尽的兵事拖垮了,早就土崩瓦解,不复存在。
平日里,单纯的养马,其草料的开销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因此,驿丞们往往会钻些空子,将一时用不上的驽马暂时借给左近相熟的武官使用,言明用过一段时间再还回来。
如此一来,既节省了这段时间的草料开支,又做了顺水人情。
李煜身为顺义堡百户,手底下百十来户军户,平日里东拼西凑,也就能勉强维持十几匹战马的规模,这在百户武官中已算不错。
这还要多亏大顺朝尚未完全崩坏的马政体系仍在勉力支撑。
以及顺义堡地处边塞,偶尔能从游牧部落手中换取或“获取”一些马匹的地理优势。
可是很多时候,一名合格的骑卒只有一匹战马是远远不够用的,尤其是在长途奔袭或作战时。
光是赶路,就需要有驽马驮上一些其它物什,比如沉重的甲胄、兵器、额外的粮草,以此为精锐的战马减少长途奔波的体力消耗,保持其战斗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