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人造神奇生物 (3/9)
向、器官变异等等。
但沃恩创新性的使用了模块化的思路,他将人体拆分成不同的“系统”,一些个体之间变异程度较低的部分,可以取近似值训练出一套通用解决方案,自动对其进行处理。
譬如皮肤、疏松结缔组织、骨骼、部分内脏等,其他诸如血管、淋巴之类易变异的部分,再依靠人工修正。
这让沃恩的实验进度其实并不慢,除了第一头火龙,作为参考素材一点点肢解以外,剩下两头很大一部分都是依靠模块处理后的自动化。
火龙很有趣。
直到真正开始研究,沃恩才观察到,不同火龙之间,相似的部分非常相似,虽然属于不同的种群,但似乎所有火龙身体组织结构的趋同性都非常强。
目前他到手的6头火龙,鳞片和皮肤的组成成分与结构,都相差不多。
人类中最常见的脏器位移等变异现象,在火龙身上似乎很少发生,即便不同种群的火龙,脏器也只有大小之分,而极少有形态的改变。
如此趋同性下,之所以沃恩觉得慢,就是因为火龙在魔法能够影响的方面,差异非常非常大!
哗哗翻动的羊皮纸忽然停下,几张自动羽毛笔记录的分解图,呈现在沃恩眼前。
罗马尼亚长角龙、瑞典短鼻龙、秘鲁毒牙龙……
这三种龙,在其他部位趋同性极高的同时,特异部位却发展出了各自完全不同的特点,甚至足以单拿出来为它们冠名。
长角龙的犄角。
毒牙龙的毒。
还有短鼻龙那独特的火焰,和用鼻子喷火的方式。
这种特异已经不能算是变异,更像是这些龙正按照某种奇特的指引,有目的的往不同方向发展。
“生命的变异是不应该有目的的,它甚至没有意义,让变异呈现出目的性的,拥有意义的,是自然选择……”
沃恩轻声呢喃。
这段话是麻瓜现代演化论的基础概念,生命发展中,变异伴随着每一个生命,它本身是随机的,也许可能只存在一个个体,直到“自然的选择”让它活下来,繁衍生息。
假如能有条件做一次火龙的分化研究,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地说,现存于世的10种火龙分支,在很久以前,一定也是源于一场或多场变异。
那么问题来了……
这种变异为什么会传承下来,还发展成分支?
如果按照麻瓜演化论,长角龙、毒牙龙、短鼻龙,乃至其他火龙,它们究竟面临过怎样的自然选择,才会分化出如此多的特异方向?
更简单直白一些,按照演化论,生物间有趋同进化的概念,意思就是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一同演化,共同“进步”——
究竟是什么,能逼迫火龙共同进步?
首先可以排除火龙是“捕食者”的角色,因为从当前的自然界来看,火龙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捕食者,食谱也很杂,它们捕食的对象涵盖几乎所有生物,根本没有特定的,能逼迫它们趋同进化的猎食对象。
所以只剩一种可能。
在现代火龙的演化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