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管饭、管烟 (2/4)
意没啥卵用为止。
“唉,到时候再看吧。你说,小球藻真的有宣传的那么好吗?”虚假信息看多了,小王同学现在看报纸学会了带脑子,很多时候都不禁先怀疑一下。
“我觉得应该不会。奶奶是经历过饥荒的人,她为了口吃的,能在义地点南瓜,却没有想着去护城河里捞小藻球。如果小藻球真有这么大的作用,我相信经历灾荒后幸存的老祖宗们早就开发出无数种吃法了。”
野菜、树皮,甚至观音土都有吃法,而小球藻却是空白。
唐植桐头摇的很坚定,祖国幅员辽阔,生物多样性显著,但凡能留下吃法的物种,肯定是有可取之处的,那些没有被百姓口口相传的,大概率是不靠谱的。
“唉,是这么个道理,但还得养,起码要养给外人看。”小王同学叹口气,略带无奈。
“我也是这么想的,到时候把瓶子、罐子啥的放墙根,离门窗远一点,受不了那个味。”唐植桐一想起小便的味道就上头。
眼下绝大多数家庭都用便盆,积攒一宿的小便,即便第二天一早倒掉,再用清水涮上两遍,那味道依旧挥之不去,如果留在罐头瓶内发酵几天……
即便是稀释过的,唐植桐相信那味道依旧让人记忆深刻。
“嗯,就这么定了,咱先看看信吧。”商议完小球藻,小王同学对丈夫驮回来的信件跃跃欲试。
丈夫前阵子因为《赤脚医生手册》收到了全国各地有志青年的来信,信中多是赞许之语,小王同学看了很开心,她想这次在文艺界再体验一把这种感觉。
事实也确实如此,听众来信中,不光有夸赞唐植桐的,还有夸赞小王同学的;甚至有人拐弯抹角打听两位的性别、年龄;更有甚者,直接莽开,冲着小王同学的姓名,就猜出她是位美丽大方可爱的女同志,上来就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意。
“啧啧,收获还真不小。”唐植桐看到直白的信件,直接递给小王同学。
“恶心!”小王同学搭眼一看,立马一撕两半,然后扔地上踩上两脚。
“悠着点,你肚子里还有一个呢。”唐植桐没想到小王同学反应这么大,吓得赶紧把她按住。
“不解气,一天到晚想什么呢!”小王同学被按住了,但脚没闲着,在信封上又捻了几下。
“对,确实不解气,咱直接烧了!”唐植桐顺着小王同学的意思,将信封捡起来,一根火柴烧了个干干净净。
“咱以后用笔名投稿吧。”有了这段插曲,小王同学也没了看信的兴致。
“行,那就用笔名。”虽然现在很多人都有笔名、化名,甚至艺名,但唐植桐对这玩意看的很淡,眼下的社会氛围还凑合,等再过几年,一个不恰当的笔名可能会被解读出大逆不道的含义。
小王同学不是什么女拳师、非主流,起的笔名都非常保守,最终,在小两口的商议下,文艺创作的笔名正式确定为梧桐、寒梅。
7月8日,星期五,晴。
吃过早饭,唐植桐带上咸菜和母亲蒸的窝头,跟小王同学一同北上。
“你过去吧,没几步路了,我自己去单位。”在大石作胡同口,小王同学停下车,督促丈夫去新家监工。
“也行,那你慢点。”唐植桐瞅了一眼自行车上的包袱,里面鼓鼓囊囊全是窝头,带着去北图确实有点扎眼。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