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养出来给咱妈补充营养! (3/4)
bsp; “我没问多少人,估计怎么也得十来个吧?要不咱不管饭了?”唐植桐看出了母亲的犹豫,不管饭也没事,大不了自己过去放下两条烟,再说点好话,反正得让维修师傅们用心干活。
“咱们这边修房都是要管饭的,师傅用心修,咱能住着也省心,能踏实好几年。”张桂芳说完顿了一下,仿佛在找理由说服自己一般:“能给咱修是人家给你面子,咱在这种事情上跌份,你以后还怎么见人家?得管!”
“行,那咱就管饭。”唐植桐点头附和道,眼下菜店空了,副食不足更凸显出粮食的重要,不愁维修师傅不用心。
“既然管饭,咱就照着一人一斤干粮的量来,管足了,他们才给踏实干。”虽然决定要管饭了,但张桂芳还是有些心疼粮食,儿子去年跑东北淘换来的粮食已经消耗了一半,况且接下来定量还会缩减,她对未来的底气不足。
好在这种管饭只管中午一顿,而且工期最多只有三天,张桂芳觉得自家出的起。
“行,您可着十斤玉米面蒸窝头吧,我明天带过去看看情况。妈,咱家还有多少玉米?”唐植桐看出了母亲对粮食的不舍,作为甩手掌柜,自打把玉米放进瓮里后,他还真没怎么关注余量。
“我估摸着也就还有二百来斤。”张桂芳虽然不识字,但对粮食上心,把每次的消耗都记在心里。
“还行,能撑到国庆节。等国庆节的时候,我再跑趟东北或者其他什么地方买些回来,回头也好给大舅那边送些过去。”离国庆节还有不到三个月,唐植桐觉得有必要外出一趟补充库存,也好让母亲踏实过年。
“给他送什么?不让人省心,出去一趟还不够让人操心的。”张桂芳嘟嘟囔囔,也不知道在说谁不让人省心,倒是对儿子外出买粮没有表现出激烈反对。
“妈,用粮店里买的玉米面蒸窝头,咱自己碾的留着自家吃。”唐植桐看着母亲端着盆进里间盛面,在她身后嘱咐道。
虽然眼下四九城居民的定量还没有被“节约”,但供应的细粮都是新粮,粗粮绝大部分都是多年前的陈粮,吃起来一股霉味。
现在的传统一般都是紧着去年的陈粮吃,说什么把新粮存起来去去火气,其实就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的另一个版本。
但凡嗅觉灵敏的人都能从粮食供应上提炼出缺粮的信息,可总有那么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四九城是首都,全国都得支援,肯定不会缺粮,但现实会给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用陈粮给施工人员当午餐,唐植桐毫无心理负担,用这种粮食,可以说是自家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才能说明来源没问题。
若是用从东北“买”回来的玉米,口感肯定会好,但拿出去风险很大。
有的吃就不错了,唐植桐觉得施工人员应该不会挑剔。
张桂芳虽然忙着和面,但心里并不踏实,不断地朝儿子抛出各种问题:“咱家里这些水桶、石碾、石磨怎么办?”
“回头一块搬过去,粮食怎么搬我也想好了,装袋子里,我晚上朝那边跑两趟,两三天就腾空了。咱先放地窖里,待家里安置好了,再挪出来。”家里最贵重的就是瓮里那二百来斤粮食,搬家肯定要找板车,如果让人家发现有这么多存粮,还指不定生出什么风波。
“明天管饭吃什么菜?院子里的这些菜肯定不够。”
“咸菜就行,把咱腌的香椿芽包上一些,他们不会嫌弃的。”唐植桐说的理所当然,房屋简单修缮又不是盖新房上大梁,没必要酒肉伺候。
“家里的面不多了,你拿上粮本和面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