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看房 (3/4)
“大石作那套宅子虽然年岁久了些,但位置好,东边是景山公园,西边是北海公园,遛弯相当方便。附近大多是独门独院的住户,平常矛盾少,很安静。而且治安相当好,东西两边都有值班站岗的同志。”
“经常从大石作胡同口路过,确实是个好地方。”唐植桐对大石作不算陌生,这两年和小王同学几乎每天都从这边路过。
大石作胡同西边是文津街,文津街的东首是连接中海和北海的桥,桥的南侧有人站岗值守。
大石作胡同的东边紧挨着大高殿,也叫大高玄殿,是唯一一座专供明、清两代皇家御用的道观,隶属于故宫博物院。
1950年,因抗美援朝需要,总参跟故宫“借用”了大高殿,这一借用就是将近一甲子。
这种地方自然也是有人站岗值守的。
等到了大石作胡同,孟庆丰找到自己单位的院子,一边敲门,一边介绍道:
“说来也巧,这边是我们公司的备用仓库,前阵子有人提意见,说味道有点大,我们正打算搬迁。如果你们看中这一套,置换起来阻力还能小一点。”
门开后,孟庆丰将两人让进去,他想交好唐植桐,所以在说完优点后又自爆了缺点:
“不过这边也有缺点,这地方以前是石料存储加工场所,经年累月的积压,地面硬的很,想种东西估计得下一番功夫才行。”
“前两天下冰雹,房顶的瓦片被打碎了不少,正屋上面也被砸了个洞,还没有来得及修补。如果你们中意,在置换前,我们肯定都修好。”
“好嘞,孟主任,我先瞅瞅。”由于有值班人员在场,唐植桐不好称呼孟庆丰太过亲近,只能边听边笑着点头,虽然这边与西什库相比,少了医院、饭店、商场,但不嘈杂,甚至有点幽静的味道。
由于没有二门,院子显得更宽敞,东西厢房、东西耳房也都挺齐全,至于地嘛,唐植桐反倒觉得是最次要的,有外挂傍身,别说翻地,就是全部置换成肥沃的黑土地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这边大多是私宅,自来水都是入户的,电表也是一家一户,以后用起来按表计费,没有纠纷。”走了这一段路,孟庆丰已是大汗淋漓,说着就拧开水龙头洗了把脸。
“那挺好的。孟主任,我咋闻着一股菜香?这边居民生活水准不低啊!”虽然过了饭点儿,可空气中飘荡着菜香,唐植桐抽抽鼻子,试图从分辨出到底是什么菜。
“嘿,主要是东西两边,东边的伙食都是有标准的,比普通居民高一点;西边琼岛上不是有仿膳饭庄嘛,有时候刮西北风也能闻到那边的烟火味。”孟庆丰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渍,甩了甩手上的水,指着这边值班的职工笑道:“我们公司排班,这边最抢手,闻着味都能多吃二两饭。”
值班的职工看领导用自己举例,只是在旁边笑,实则肚子里已经开始腹诽:孙子才乐意上这边来值班,闻着味能下饭不假,但问题是自己没有那么多的定量,更多的时候都是闻着味受煎熬。
“那敢情好,要是住这,连做菜都省下了。”唐植桐打个哈哈,对孟庆丰的说法不以为意,饿过的人都知道,越是闻见香味越饿,根本扛不住。
不过这样一来也好,如果真搬到这边来,偶尔不注意泄露些菜香,附近的邻居也会以为是东边或者西边刮过来的,大概率不会认为是唐家在改善伙食。
唐植桐站在厢房门口往里瞅了瞅,各种油桶摆的满满当当,里面具体有多大,隔着玻璃看不太出来。
“把门都打开,通通风。”孟庆丰看唐植桐对这边的房子感兴趣,遂吩咐值班职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