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立场不变 (2/4)
; 暑气被淅淅沥沥的雨水压制,他身心清爽。
吕布对他还是不错的,南阳大姓覆灭,打包送给秦宜禄某家满门女眷,这些女眷彼此之间关系之复杂,实在是难以说清。
至于当年董卓为了分化、拉拢而送给他的杜氏,秦宜禄的感情并不深厚。
乱世中人,太重感情或细节,很容易被拖累。
秦宜禄自认是个洒脱的人,跟着赵基的卫士进入陕津的官舍。
避雨走廊下,秦宜禄才摘去避雨的皮帽、雨披,又检查身上的黑红两色搭配的鲜艳蜀锦衣袍,还掏出手巾擦拭木钉屐履上沾染的泥水。
秦宜禄等候之际,赵基正翻阅袁术的手书。
出身公侯世家的袁术,言辞直率如似轻侠一样。
论对传统经义、文学的鄙视,袁术堪称当时第一。
也不能说袁术不学无术,属于那种享受顶级教育资源,偏偏又看不上这些‘工具’,这些工具对袁术个人而言已经失去了意义。
轻鄙传统经义教育的同时,自然不会用心钻研。
能知其大略即可……大胆的预测,哪怕袁术只会写自己的名字,那也是国家栋梁,谁又能质疑他?
所以袁术的手书,言辞直白,仿佛盗匪在分赃一样,毫无掩饰之意。
可惜失去朝廷大义后,赵基还怎么压制麾下野心份子?
野心勃勃的除了聪明人,还有数不尽的蠢货。
越是聪明,能权衡利弊的野心份子,那做事就越是力求稳妥。
不到山崩的那一刻,这些人不会采取什么断然措施。
而蠢货就不好预判了,可能仅仅是一个卦师、相师的几句话,甚至是妻妾床榻之间的玩笑话,也有可能是一场稀奇古怪的梦,这类蠢货就敢举兵作乱。
赵基放下袁术的手书,左右瞥一眼,韩述、高阳龙都下去统兵了。
身边只剩下新调来的关尚,关尚察觉后茫然看着他,拱手:“大司马?”
“我与乱国反臣不戴共天,又岂能联合?”
赵基扬着手中帛书:“袁术轻我,还想与女儿为我正妻。难道他眼中,我就如此不堪?”
关尚愕然,莫名感觉袁术判断的有些道理。
最初是与皇后之妹订婚,许以正妻之位;后面又是用两千匹与吕布结盟,吕布不想交付具有战略属性的资源,就答应张杨的安排,把女儿给了赵基。
赵基的确占了便宜,可伏氏、吕氏就吃亏了?
也不尽然,只有下位者、地位不稳固的人,才会通过婚姻去稳定外部形势。
成婚、养育孩子后,伏氏、吕氏自能通过家庭、孩子来对赵基这里施加影响力。
有时候哪怕是赵基身边女眷一个无意之间泄露的细节,也能决定胜败!
袁术的使者站在厅堂内毫无惧色,反而说:“江淮之士多称赞大司马乃少年英雄,竟不想如此短视。今吕布虽为大将军,却系公卿傀儡。未来朝廷定关东州郡,又如何能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