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初步方案 (3/4)
逵对面:“我出征在外,后方诸事辛苦大兄了。看大兄神情疲惫,我不知该如何道谢。”
“为国分忧而已。”
贾逵也观察赵基:“倒是大司马,中原一行,如蛟龙入海,非我等所能企及。”
“我也只是暂时走在大兄前列,大兄不必自谦,未来公卿之位不过早晚而已。”
赵基说罢笑了起来,贾逵也跟着笑了起来:“那样的公卿,不当也罢。”
贾逵笑罢,端起米粥搅了起来,问:“平阳国事,大司马是何看法?”
“我本以为回来后,会有许多事情烦扰。可现在看起来,就算这段时间我留在平阳,恐怕也不会比大兄做的更好。我的要求还是一样的,不管汉、匈奴、羌又或者是杂胡,在我平阳境内服役、纳税,就该一视同仁,不分贵贱。”
赵基也端起米粥吸溜一口饮尽,吞咽后,自己给自己打粥,继续说:“现在就为难一件事情,大司马幕府组建在即,我很想让大兄来晋阳帮我,可又怕平阳国事所托非人。大兄可能举荐贤良?”
以贾逵的才能、影响力以及彼此交情,拉贾逵进入大司马幕府是必然。
进入大司马幕府是必然的,但不等于贾逵必须去晋阳做事。
这要看贾逵自己的心思,如果想将平阳各县做好,有始有终,那赵基会征辟贾逵为大司马幕府的从事,兼平阳国相,继续留在平阳。
贾逵略沉吟,说:“以大司马功勋,食平阳周边五县。臣乃襄陵人,亦归属于平阳国。再任平阳国相,难免惹人诽议。”
“又不是做襄陵长,这没什么好避嫌的。”
赵基一口否决,见此,贾逵明白赵基也没有合适接替自己的人,就说:“既如此,容臣再留一年,使平阳府库充盈后,再走不迟。”
“嗯,大兄也要搜寻贤良,我不求继任者能像大兄这样勤政能干,但也要萧规曹随,不使平阳荒败。”
“臣领命。”
贾逵郑重拱手,然后才端粥进食。
赵基就说:“既如此,我就征大兄为府内从事,等平阳一切稳固后,就迁大兄为西曹,总领各曹。”
“喏,臣领命。”
贾逵起身,对着赵基行叩拜大礼。
虽然他做平阳国相已经与赵基有了君臣名分,可两汉持续削藩,这种君臣名分并不牢固。
对士人来说,征辟关系形成的君臣名分更为牢固,也更认同这种主从名分。
赵基也起身将他扶起,询问:“就长史、西曹、东曹与主簿人选,梁道兄有何意见?”
贾逵反向搀扶赵基落座,自行返回坐席后,贾逵才说:“大司马明年将征三辅国贼,臣以为可征三辅名士为长史;西曹典选诸曹掾属,责在补充府吏,是要职。不妨征诸葛君达,使其典西曹。”
用诸葛玄来当西曹,可以保证推荐的人选名单是可控的。
作为时代特色,诸葛玄自然会塞一些徐州人进来,这没什么好诽议的。
不能只在利用徐州人的时候才想着拉拢彼此关系。
平时就得一点一滴做积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