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西州使者 (3/4)
居家,又是酷暑时节,人人都是越清凉越好。
衣服是个会磨损的消耗品……对真正的百姓来说,只要冻不死,衣服自然是越简单越好。
男子如此,女子、孩童也是如此。
不需要外出,赵基也就没必要再穿鎏银锁子软甲。
这套软甲、十几层丝绸交迭缝合的盔甲衣也不常穿,只有出营垒行走于街道、野外时赵基才会穿戴。
酷暑难挡,即便有刺客,也是轻装的刺客。
洗去一身汗腥气,赵基径直来郡守府西院,这里是贾诩的办公场所。
他来时就见贾诩与几个人坐在葡萄凉棚下说笑,此时也都站了起来。
赵基走近观察三个人,都是壮年武夫,虽然穿着陈旧衣袍,可身形强壮,举手投足、眼眉之间那股杀人的冷漠、木然气息很是浓重。
这三个人也都在观察赵基,又不敢仔细观察,纷纷拱手长拜:“见过赵侯。”
“我就知道先生邀我前来不单单是为了品尝新麦甜酒。”
赵基上前看木盆里的甜麦子,就摆手示意:“诸位不必多礼,既然是先生的友人,那就是赵某的友人。”
贾诩拿黑陶碗给赵基盛了小半碗甜麦子,多舀了奶白色的甜水。
笑呵呵递给赵基:“赵侯可见过此物?”
“见过。”
赵基双手接住,落座主位,端起浅饮一口细细品味,说:“新麦清香,比甜米酒、稠酒更多了一些风味儿,令人胃口大开啊。”
这是简单脱了麸皮的新麦,蒸熟后混合酒曲,如酿米酒一样酿出来的东西。
“赵侯喜爱就好。”
贾诩也是落座,展臂介绍:“此乃某之同乡武威张横,乃也是梁兴友人。”
张横起身拱手:“张横拜见赵侯。”
赵基放下碗也拱手:“壮士请坐。”
见赵基看向旁边一人,贾诩又说:“此弘农张昶,奉段忠明之命来见赵侯。”
赵基闻言起身,拱手:“先生有礼了。”
张昶则苦笑:“久闻赵侯刚烈,怎么此般敬我?”
如果让杨彪这些人知道,还不知道怎么安排他。
他是凉州三明张奂的次子,张奂年老时做出最大的决定就是请求皇帝将他的籍贯迁到弘农,算是脱离了敦煌边郡身份。
因在弘农,所以张氏子弟与杨氏求学便捷,学问造诣、书法相对出名很多。
赵基笑了笑:“非敬先生,敬令尊。”
这才对味儿,张昶不以为意笑了笑,还拱手还礼,才落座,整个人气色也好多了。
这时候赵基去看第三人,贾诩介绍:“此北地李应。”
李应拱手:“罪臣见过赵侯。”
“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