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我悟了 (4/6)
特别是对于惊奇这样的公司来说,多等一天,他们的股价就会多下跌一天,我们等得起,他们等不起。
哪怕惊奇娱乐已经通过5月份上映的《钢铁侠》展现出了一些前景,但要知道惊奇这些年也就这一部电影成功了。
除此之外,他们只能通过不断的出卖公司一些‘英雄’的版权来度日。”
贝尔曼尽职的劝解道。
对于曹阳今天来工作日找他,让他以工作室的名义购买惊奇娱乐的股票以及电影版权,贝尔曼有些不能理解。
惊奇娱乐制作的《钢铁侠》今年5月份上映后的票房是不错,北美3.18亿,全球5.85亿,但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
《钢铁侠》算是惊奇娱乐公司这些年来,唯一成功的一部电影。
可这部电影的成功,并不能让惊奇摆脱危机。
业内谁不知道,惊奇制作《钢铁侠》,算得上是孤注一掷。
惊奇以二线英雄电影版权为抵押,从美林证券获得5.25亿美元贷款,将整个公司的未来都押在了这场豪赌上。
哪怕是《钢铁侠》爆了,可美林证券的债务还在,至今为止还没还完呢,惊奇暂时也没钱还。
要知道美林证券在这次次贷危机的冲击下,遭受重创,濒临破产边缘,为了避免倒闭,就在今年的9月14日,美林公司以约440亿美元的价格被美国银行收购。
这次收购还很有戏剧性。
首先,美林证券的员工平均年薪高达23万美元,而美国银行员工的平均年薪只有7万美元,这种巨大的薪资差距让美银员工感到不满。
特别是美林证券还背负着巨额债务,美国银行在收购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迫切希望取消这笔交易。
不过却被政府叫停——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不容倒闭,即所谓的“大而不倒”。
这件事间接引发了美国政府启动了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
这些戏剧性先不谈,美林被收购后,美国银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美林员工普遍降薪。
第二件事,就是要债。
很不幸的是,惊奇娱乐公司成了被催债的公司。
也因此惊奇的股价在不断下跌,这也是贝尔曼想要阻止曹阳让他购买惊奇股票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惊奇,也就是后来的漫威,在1994年的时候,制作了94版的《神奇四侠》,结果票房差点扑死。
再加上惊奇(当时还没有改名漫威)在收藏卡、玩具等多个领域大肆盲目扩张,催生了漫画市场的泡沫,当泡沫破裂时,整个行业遭受重创。
在收藏卡领域的投资血本无归,分销协议也适得其反,公司瞬间债台高筑,股价从1993年的35.75美元暴跌至1996年的2.38美元,裁员了三分之一。
导致公司差点破产。
为了保住公司,眼泪汪汪的惊奇把自己旗下超级英雄的拍摄权卖了不少来续命,这其中就包括蜘蛛侠和X战警系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