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妥协也是艺术 (1/5)
在没见到张合平之前,曹阳一直以为《建国大业》是韩总发起的献礼片,是中影的项目。
然而并不是。
这部电影是张合平还在京城协商副主席的位置上策划的,当时,这部献礼片的想法得到了更高层的支持。
于是,光电副局赵诗加入了进来,擅长这个题材的编剧王星东加入了进来。
经过商量,他们几个最终决定把这部献礼片拍成电影形式。
汇报。
只不过这一次,因为曹阳的出现,就有了点变故。
上面当然表示支持。
只不过,上面给了个小建议:咱们文艺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像《集结号》那种形式就很好,主旋律电影也可以拍出新意……曹阳导演是电影方面的专家,你们可以找他参与进来嘛。
于是有了今天的这个聚会。
“张院,这是好事,我肯定算是支持的,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曹阳听了张合平的对于电影的拍摄目的和思路后,笑着问道。
这也算是一种试探。
想知道几人让自己参与到什么程度,是仅仅提建议,还是能有决策权。
张合平与赵诗对视了一眼。
“曹导,你要不要执导这部电影?”张合平问道。
曹阳考虑了一下,随即笑着摇摇头,“张院,不是我不愿意执导,主要是我没有执导过这类电影的经验,拍不好罪过就大了。”
赵诗笑着开口道:“这部电影是献礼片,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内都知道曹导是全球最著名的大导演,但也只有咱们这些业内人才知道,曹阳还是金牌制片人。
曹导既然不愿意执导,我和张院都觉得,曹导担任监制和制片人是最合适的。”
他们两个其实制定了两个方案,要是曹阳愿意执导,那就给曹阳找几个类型片导演作助手。
如果曹阳不愿意执导,那就给让曹阳做监制和制片人,把控一下电影的大方向,这样以来,将来电影上映的时候,还能打出曹阳的名义。
主要是免得将来票房太难看,那就不是上面领导愿意看到的了。
曹阳考虑了一下,监制和制片人,也算是决策者之一了。
不过,他还是要问清楚,在场的几人都在电影中担任什么职务,别为了限制自己,再搞个总监制或总制片人,那就没诚意了。
论级别,曹阳跟张合平和赵诗级别相同。
张合平年龄到了,这辈子几乎不可能转正部。
赵诗倒是还有机会。
曹阳隐约记得,她后来从光电副局调到了文联担任副主席,退休年龄时加了括号,明确了正部。
“赵局,这部献礼片这么重要,你是不是要亲自担任个总制片?”
赵诗笑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