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交换 (3/6)
,《蝙蝠侠》的谈判,要比《小丑》难多了。
哪怕是华纳非常想要曹阳的“名义”,但涉及到差不多两亿美元的投资,并且还是以票房为目的的电影,零点几个百分点都要争论好几天。
反倒是曹阳让贝尔曼提议的,把《小丑》做成合拍片事,贝尔曼只是说了只要做成合拍片,就能直接在华夏上映,不需要占用“进口片”名额。
华纳只是问了一下有哪些公司想要投资。
当听到有中影和曹阳所任职的青影厂之后,就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华纳的想法很简单,一部文艺片,以拿奖为目的,多一个投资人分担投资,那当然是极好的。
不要说是中影和青影厂了,这种不以票房为目的的电影,任何公司来分担投资,华纳都是举双手欢迎的。
当然,前提条件是,这部电影票房没大爆。
若是到时票房大爆了,华纳有的是方式方法让电影“亏本”,哪怕是华尔街来了也找不到任何法律上的破绽。
嗯,法律上的。
至于一些看起来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就像国内某部电影,一顶破草帽就要6000美金的报账。
这看起来显然是不合理的,一个道具而已,难道路边摊卖30元人民币的草帽,跟6000美金的草帽拍出来的电影效果不一样吗?
难道观众会注意演员头顶上的那个草帽的价值吗?
当然不会,谁没事会观察这玩意。
但是,人家有购买的记录和票据,这在法律上就是合法的,投资人只能干瞪眼,没有任何办法。
不过,有了中影的参与,哪怕《小丑》将来的票房再高,华纳也不会做手脚,不是不敢,而是不值得。
除非华纳今后不要华夏市场了,除非华纳系的任何公司今后不准备进入华夏了。
曹阳告诉贝尔曼,《蝙蝠侠》既然不好谈,那就不需要着急,慢慢谈呗。
着急的应该是华纳才对,他们既然内部已经通过了拍摄《蝙蝠侠》的预算,诺兰也答应了做导演,急的应该是他们才对。
按照曹阳的打算,《蝙蝠侠》肯定是要比《小丑》先上映的,也算是提前对市场的预热,到时候联动一下,《小丑》的宣传都要节省很多。
曹阳大致算了一下,《蝙蝠侠》从筹备到制作完成,大概需要8到10个月时间,再加上上映前的宣传工作和选择合适档期,要想上映,差不多一年左右了。
也就是说,就算一切顺利,第二部《蝙蝠侠》也要明年2月左右才能上映。
也说不定华纳会等到暑假档才会上映,毕竟暑假档更有利于收割票房,是北美票房最高的档期。
《小丑》因为没有多少大场面,也不需要多少特效,从筹备到制作完成,半年时间足够了。
并且,这电影在明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才能发挥最大效果。
这次从老美开始蔓延开的次贷危机,虽然在今年就开始形成了,但要等到明年也就是08年9月,全球才开始失控达到高潮。
因此,《小丑》肯定要等到08年9月以后才会上映,甚至可能要等到先参加09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