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权限 (2/5)
围。
也就是说,《十面埋伏》在戛纳电影节一无所获。
这让老谋子了解了戛纳的态度。
2014年,掌权戛纳电影节三十多年的吉尔-雅各布正式退去,不再担任戛纳任何职务。
也就是在这一年,老谋子带着他的《归来》,又一次去了戛纳电影节,时间上很巧合对吧?
但是,这一次《归来》又被主竞赛单元排除在外,没能入选主竞赛单元,哪怕是在非竞赛特别展映单元,也是一无所获。
这件事让老谋子特别沮丧,也认清了事实——哪怕戛纳电影节换了新的领导层,也不会再接受他了。
老谋子的大满贯之梦,也醒了。
曹阳也肯定想要大满贯,但他也知道,只剩下的最后的柏林金熊,却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所以他一直都在等待机会。
曹阳比其他人的优势在于,他既有“金手指”,又特别年轻,他等得起。
但这是很被动的做法。
最近他也在想,是不是先拍摄一部电影,去柏林试探一下。
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的主动示好,其实是曹阳没想到的。
无论是戛纳电影节,还是柏林电影节,都跟威尼斯电影节不同。
柏林、戛纳电影节的主席和艺术总监动辄十几二十年的任期,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主席和艺术总监任期较短,通常4年一届,更换频繁。
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考斯里克是2001年才上任的,纵观柏林电影节的历史,从1951年柏林电影节设立至今,仅有5位电影节主席和艺术总监,每一个任期都超长。
可以想象的到,迪特-考斯里克也会有超长的任期。
顺便说一句,柏林电影节在2020年以前,他们的电影节主席都身兼艺术总监的职位,是真正的大权在握的人。
直到2020年迪特-考斯里克退去,他们的电影节主席和艺术总监才分开,由两个人出任这两个职务。
就像迪特-考斯里克,他不仅是柏林电影节主席,还是艺术总监,还是商务总监,在电影节来临之际,他还是选片委员会主席……
曹阳又分别给老田、侯院和韩总回了电话。
老田的话最简洁,他叮嘱曹阳,哪怕不去当这劳什子评委会主席,也要客气回绝,尽量不要得罪迪特-考斯里克。
他是了解曹阳的,直到曹阳不太愿意做这些繁琐的事,所以才打电话给曹阳,叮嘱这件事。
韩总打电话给曹阳,主要是给曹阳说了一些迪特-考斯里克的资料。
他告诉曹阳,迪特-考斯里克以前是德国非常有名的电影评论家,对待电影的态度非常严厉,被认为是个电影“批评家”。
迪特-考斯里克上任后,坚持对政治题材的关注,对新人导演的扶持,甚至不惜为了维护“艺术本身的水平”,拒接给女性创作者“额外的提名机会”。
也就是说,迪特-考斯里克重视新人导演——他是2001年上任的,曹阳是2001年出道参加的柏林电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