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 唯一的超级富豪影帝和杨蜜的修罗 (3/10)
布景的流程,而且也未必在横店拍。
总得来说,今年易安因为涉足不少电影,出品的电视剧数量涨幅有限。
而且缩减了投资比例,以易安主控出品为主,提倡项目易安中心化。
之前易安主控出品项目不多,有受限资金的原因,但最关键的是缺人缺团队,好的项目也难找。
而现在易安的这些问题,不说全部解决了,却也大幅度改善。
本身资金充裕,实在不行,还有聚鑫提供帮助,随着公司发展,成为业内一方巨头,也有源源不断圈内人才和项目来投奔。
这样一来,不缺钱也不缺人的易安,自然以自家项目为主,赚更多的钱,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外戏投资依旧会弄,但得是好项目或者易安资金相对充裕的前提下。
当然,以上是电视剧,电影方面因为风险太高,易安对主控态度保守,仍偏向于投资。
即便是主控,例如《画皮》,也拉了各方投资人入场,既整合了各方资源,也分担了风险。
不过等明年,如果《画皮》打响名号后,将会极大促进易安的电影发展。
如果再和壹安结合一下,上下游一打通,两家公司都受益,形成战略捆绑。
其实,公司内部一直有声音,想把两家公司合并,然后以制作、发行、院线等全产业链的优势,运作上市。
这比易安或者壹安单独上市绝对要更具爆点。
壹安的实体可以兜住易安的下限,易安的源源不断的曝光,可以助推股市获利,双方的联合,好处多多。
颜礼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易安和壹安怎么合并是个棘手的问题。
不仅仅换是个名字的事,两个公司的权重、管理层含金量、资源倾斜,最重要的是股份,都是很难掰扯的。
特别是股份问题,易安颜礼可是全资,与壹安合并,算多少股?
给少了,颜礼不愿意,毕竟易安本身赚的也不低。
给多了,颜礼本来就是最大股东,其他股东心里能不嘀咕。
合并是为了公司还是个人抢权?
闹不好,壹安内部分裂都是有可能的,连带着易安也沾一屁股屎。
颜礼也曾后悔,当初搞院线的时候,其实可以直接以易安的名义来搞。
但是这么想,有点事后马后炮的意思。
搞院线是一场豪赌,而且得分润大量股份出去,易安当时有自己的业务和盈利点,强行发展院线,很可能还要大量输血,对当时正在高速发展期的易安影响不小。
说不定,壹安院线没搞活,发展的不错的易安也被拖累死。
所以,颜礼当初鸡蛋放在两个篮子里的策略是对的。
只不过,现在随着两个篮子的鸡蛋越来越多,完全可以搞一个更大的地方来盛,并有望孵化酝酿一个养鸡场。
颜礼摇了摇头,先放弃这个让人纠结为难的问题。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