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海外战略计划&大恬恬(求月票) (2/5)
和工业光魔负责大部分CGI制作,巨人工作室承担动作捕捉,中影华龙特效专门组织了一个百人小组,一部分人负责场景搭建,另一部分人是跟着偷师。
1.2亿美金中的大半是用在特效开支。
拍摄资金其实只有5-6000万美金。
就这,还没算沈良的个人收入。
1000万美金+15%的票房分成,这是他的导演片酬。
沈良只象征性拿了100万美金的酬劳,剩下的900万都被他折算进了投资。
听完沈良的介绍,在场的老师们心有戚戚。
贵!
真踏马贵!
也就好莱坞能玩得转。
国内想玩,根本玩不起,人家一部电影投资都快赶上国内半年的票房产出,怎么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已是华灯初上,沈良把老师们一个个送走。
没有什么第二场。
总不能带老师们去天上人间吧?
那不合适。
咳咳。
虽然很多老师可能都去过,但别人带和学生带,那是两回事。
送走老师们,沈良没回家,而是转道去了微博总部。
这个月,微博启动第一轮融资。
最初的1000万美金快要烧完了。
微博账面上只剩下200多万美金,这点钱只够一个多月的运营开支。
不够继续烧。
尤其是微博准备走出国门的当下。
趁着推特还在默默发育,沈良要把微博带出海,主要是日韩两国。
日本那边,微光会和软银共同成立一家子公司。
日本子公司软银占股51%,日常运营由微博负责,软银不干涉日常运营。
韩国那边的子公司是微光和CJ集团共同成立,和日本一样,韩国分部的大股东是CJ集团。
软银、CJ集团提供渠道、资源、资金,微光提供资金、技术。
让日资、韩资担任大股东,主要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虽然日韩两国没有相关规定,但微博如果在两国做大,竞争对手指定会用中资背景做文章。
微博没法照搬推特进军日韩的套路,毕竟推特背后是美资,是人家的爸爸。
沈良也不贪,哪怕未来融资后,日韩分部的股份被稀释,他也无所谓,能守住2-30%的股份,那就够了。
再多,难免会被带节奏。
相应的,微博A轮融资也多了一个投资方,CJ集团被纳入A轮融资的名单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