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两场戏!两个亿! (1/5)
三天后。
沈良生龙活虎的回到了燕京,一回国,他就看到最新一期的《财经》杂志。
然后。
看到杂志封面那行字,他顿时脸一黑。
【深光影视赴港上市背后:民营影视的资本突围与文化产业困局】
翻开一看,他的脸更黑了!
【深光与阿狸集团的股权置换计划被业内称为‘文化与资本的跨界联姻’,实则是民营影视公司在政策夹缝中寻找生存空间的缩影】
‘我没说过!!!’
……
【《疯狂的石头》意外爆红反而凸显行业‘以小博大’的困境,高成本影片风险集中,低成本作品依赖偶然性】
……
【沈良对此并不避讳:“艺术价值需要商业支撑,否则只是空中楼阁。”但,这种平衡难以持久,2005年《无极》等大片的口碑滑铁卢,暴露出资本催生下的创作浮躁】
泥煤!
前面那句艺术需要商业支撑是他提的,但他没提《无极》啊!
凯子哥要是看到这篇报道,指定以为沈良在内涵他。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与商业属性的冲突……“戴着镣铐跳舞”是民营影视公司的共同生存法则……沈良对此深有感触:“我们既要讲好故事,也要讲对故事。”】
前面那段不是他说的!!
淦!
虽然戴着镣铐跳舞是事实,但他从来没在公开场合说过。
【深光影视的上市计划,既是民营影视的阶段性胜利,也是行业转型的风向标,若其成功登陆港股,可能带动华艺兄弟、博纳、光线等同行跟进,加速行业资本化进程。
……
沈良在访谈最后强调。
“内容生产就像阳光之于草木,是影视公司的立身之本。”
“狂欢背后需警惕资本异化,当票房、收视率、估值成为唯一标准,内容创作者可能会迷失初心。”】
看到最后这一段,光线传媒的老板王常田忍不住叫好。
这话说的好!
内容创作者最重要的是初心!
这也是华艺、博纳纷纷喊出冲击上市,启动股份制改造时,光线却迟迟没有跟进的原因。
投资人的钱哪有那么好拿?
03年之前,《华夏娱乐报道》(娱乐现场)被誉为‘娱乐界的新闻连播’。
巅峰时期,几百家电视台都在播《娱乐报道》。
彼时,不少投资人找上门,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但面对这些目的各异的资金,王常田一概拒绝。
时移世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