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破冰 (1/5)
首都机场。
“沈导,是回家,还是直接去公司?”
接到沈良,阙晓泽例行问了一句。
“去公司吧。”
沈良低头看了眼时间。
“在开大会之前,我们先开个小会。”
“好,那我先通知小张他们。”
此次回国,除了后天的片单发布会,沈良还要初步划定赤壁的取景地。
回城的途中,沈良一边翻着会议大纲,一边看着初步选定的拍摄地。
首先。
赤壁原址被毫不犹豫划掉。
那边的遗址太多,很多都是保护单位,各种审批太麻烦。
其次。
赤壁周边流域的水流湍急,风险比较高。
吴白鸽拍《赤壁》时,剧组1死8伤,这种教训要汲取。
然后。
沈良最初提议的万佛湖,基本也被否掉。
万佛湖是徽省舒城县下属的一座4A级旅游景区,依山环水,湖面宽阔,一碧万顷。
当年写生,他们美术生没少去。
那边的景色,地方的配合、政策都没问题。
但,配套完全跟不上,交通不是很方便,如果拍戏,群演招募、安置、剧组转移、道具都是问题。
所以。
最后入选的主要取景地仍是影视城周边。
首当其冲的便是无锡影视城。
90年代,央视为拍《三国》、《水浒》专门建设的影视城,剧版《三国》的很多取景地都在那。
但,沈良对三国城不是很满意。
不是因为建筑老。
老?
翻新便是。
他不满意的地方是建筑不够精细,不够大气,这也不怪央视,毕竟90年代资金有限,很多方面当然是能省则省。
而且,大银幕和小荧幕的要求也不一样。
如果选地三国城,像吴王宫、水军军寨、汉宫大殿等重要场景肯定会重新搭建。
具体落地哪里,剧组要看当地的诚意。
审批、环保等等政策,谁给的多,选谁。
截至目前,保定易县最积极。
保定不止有涿州影视城,还有一个易县战国影视城,前者是央视90年代投资3亿兴建的综合影视基地。
后者是易县当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