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好莱坞的红沙发(求月票) (4/5)
nbsp; 伊恩低头看了一眼时间。
“再不去,格劳曼剧院该堵车了。”
“OK。”
《寄生虫》的首映礼是在好莱坞的格劳曼华夏剧院,这家剧院开业很早,1927年开业,小一百年了。
稍后,沈良还要在格劳曼剧院办一个留手印的仪式。
格劳曼华夏剧院留手印、脚印和星光大道留星性质不一样,后者具备官方背景,关注度更高。
前者是格劳曼华夏剧院自己的活动。
目前为止,在格劳曼留下手印的华人只有程龙和吴玉森,沈良是第三个留印的人。
也是第一个留印的内地人。
片刻后,抵达剧场门口,沈良一眼就看到了红毯上的留印工具,一个印着影院名字的小木盒。
里面装着的似乎是水泥?
“沈,不用怀疑,那个就是湿水泥。”
伊恩呵呵一笑,解释道。
“除了手印、脚印,还有签名仪式,看到那个小木棍嘛,那是写字用的。”
“说起来,这个仪式跟默片时代还有点关系。”
“1927年,默片明星诺玛·塔尔梅奇无意一脚踩在湿水泥地上,当时留下的脚印让老板格劳曼注意到了。”
“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噱头’,后来,这个传统一直被保留至今。”
“92年,汤姆·克鲁斯就在这里留下过手印,喏,就那边,摆在玛丽莲梦露的手印旁边。”
“对了,这里现在归派拉蒙所有。”
“啊?”
听到这个消息,沈良一脸惊讶。
“抱歉,之前没告诉你,只是担心你误会。”
伊恩跟着解释道。
“剧院方邀请,不是我,也不是罗伯策动的,而是剧院原先运营团队的企划。”
“并且,他们也希望你能把《艺术家》的北美首映也放在这里。”
“没问题。”
沈良心中一动。
“既然这里是派拉蒙的地方,应该不介意《艺术家》剧组取景吧?”
《艺术家》的时间线正好是20-30年代,跟格劳曼剧院的历史差不多长。
“内景,还是外景?”
伊恩环视一圈:“如果是外景的话,可能不太合适,内景,也有一点,但可以改。”
“内外都拍一拍吧。”
沈良左右打量着街景。
    “我刚刚生出一个念头,或许可以用特效还原1927年的街景,然后再转胶片,再转默片,这边应该有当时的照片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