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尘封四十年的剧本——《赤壁大战》 (4/7)
p; “当然,洗耳恭听。”
“好,那我就说说。”
随后,他缓缓说起了《赤壁大战》的过往。
“59年,谢缙导演和梁老一起拍摄《红色娘子军》时,二老就诞生一个念头,要把赤壁大战搬上银幕。”
“但那会经济困难,二老的拍摄经验又不足,他们就想着晚些时候再拍。”
“一晃时间到了65年,他们觉得时机成熟了。”
“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民族自卑感,二老希望用曹操、周瑜、诸葛亮这样的风流人物提振民族自信心。”
“梁老花了一年多时间查阅资料,写出提纲,并完成上、下两集剧本初稿。”
“原定计划是66年拍摄,但因为种种原因,又搁浅了。”
“79年,二老再度生出拍摄《赤壁》的念头,梁老花了三年时间,辗转京、沪、湘、鄂、粤多地搜集史料。”
“最终,剧本在83年定稿,计划85年开拍,预计投资1500万。”
“但,那时候物价飞涨,厂里开支太大,无力承担这笔巨额投入。”
“90年代初,经济有所好转,厂里准备再启动《三国》电影,然而,那时候央视的剧版《三国》已经上马。”
任中伦口中的寥寥数语却横跨四十余年,几近常人的大半生,谢、梁二人数度筹拍,数度搁置。
看着那一沓泛黄的剧本,沈良心底多了几分敬畏。
如果早知道这段历史,沈良早他妈接拍《赤壁》,哪有吴白鸽的份。
不过。
现在也不晚。
接着,沈良跟任中伦打了声招呼。
“任总,见猎心喜,我先看看剧本。”
“请。”
任中伦微微抬手。
翻开剧本,第一页是出场人物,主演曹操、周瑜、诸葛亮,从排名来看,梁信和卢苇,两代编剧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
曹操、周瑜是绝对主角,诸葛亮只是第三男主。
后面依次是孙权、鲁肃、黄盖、孙尚香、大小乔……
看到小乔,沈良又想到了吴白鸽。
玛德!
吴白鸽真该死啊!
别人筹备大半生没能拍出来的戏,硬生生被他糟蹋了。
略过主要角色,翻开下一页。
上集
片头:军祭
占满银幕的火光,骤然而起的鼓乐,刹那间将人们引进1700余年前的军祭场面。
文学剧本这么写,没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