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还是上了《赤壁》的贼船(6K) (8/9)
“是要推啊。”
老何笑着附和。
“咱们国内的导演,不拍一部古装大片,那都是不完整的。”
像老何、老穆,以及张一谋、陈恺歌等78级导演系、摄影系毕业生,都有着浓厚的寻根意识。
这跟他们身处的年代息息相关。
80年代,国内出现一股席卷社会的‘寻根’、‘反思’文艺风潮。
文学、美术、电影、音乐等等圈子,既是参与者,也是被波及的一员。
探讨民族,探讨历史,探讨人文。
阿城的《棋王》,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苏童的《妻妾成群》,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顾城的《一代人》,史铁生《我与地坛》。
音乐圈那边,崔建的《一无所有》、《假行僧》,窦威的《无地自容》、《高级动物》等等文艺作品。
都是在80年代新思潮的产物。
那是建国以来文化最热的一段时间。
当然。
这股文化热也催生出一批不太好的东西。
不一会,老何、老穆、张辉军三人杀到了中影。
然后。
沈良被四个加起来200多岁的人,轮番‘洗脑’。
张:“小良,不要有顾虑,不要有压力,尽管大胆的拍,放手的拍,学校是你最坚实的后盾!”
穆:“虽然是商业片,但《三国》题材拍好了,影响力绝对不比你获奖的《小偷家族》、《寄生虫》差多少。”
何:“没错,你穆老师、张老师说的对,想一想,波澜壮阔的三国,你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描绘那个英雄、枭雄辈出的大时代。”
韩:“放手施为,恶人我来做,幕后团队的事,只要你点将,我和你的老师们,就是绑也给绑来!”
张:“对!给你一次当韩信的机会,我们这帮老骨头,肯定给你发挥发挥余热!”
何:“是啊,我们给你举着骨头当火把,编剧你想挑谁就挑谁!”
“……”
看着轮番上阵的老师们,沈良越来越觉得……
不对劲啊!
很不对劲!
如果说之前只是怀疑,现在他无比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真踏马上套了!
氛围都进行到了这里,他再拒绝,它合适吗?
“别念了,别念了。”
沈良双手揉了揉脑袋。
“师傅们,别念了,我接,我接还不行嘛。”
“哈哈!”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