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古今共振,继往开来!(4K) (4/6)
对能震撼几十亿人。
但仅仅无人机的研发费用就要1-2个亿。
贵,其实也不是问题。
开幕式的预算是10亿美金,麻烦的是,即便研发成功,也不能够保证百分百成功。
国内申办奥运的初衷是展示华夏,这种级别的盛会,哪怕是99.99999%的成功率,都要考虑剩下的0.000001%。
更别说这种差了好几个百分点的方案。
好是真好。
如果放弃了,太可惜。
纠结。
多位评委不约而同地生出同一种情绪。
有时候看见太惊艳的方案,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直到沈良陈述完毕,北电团队离开会议室,包括奥组委主席在内的八位评委,依旧心绪难宁。
“各位,你们觉得小沈的方案怎么样?”
少顷,奥组委负责人刘齐喝了一口浓茶。
“都说说吧,畅所欲言。”
文化活动部部长王凝摘下眼镜,一边擦拭镜片,一边道。
“沈良这套方案,我个人觉得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方案,特别是最后的点火仪式,我现在闭上眼睛都能想象到凤凰衔火的冲击力。”
“无人机点火确实够前卫,够震撼。”
张合平掏出钢笔在预算表画了几个圈。
“但光无人机研发就要吃掉2个的亿预算,这还不算几万颗进口RGB-LED灯珠,以及训练需要的费用。”
“贵也就罢了,如果最终呈现效果不佳,对年轻人的压力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对沈良,张合平接触的很早,虽然他现在不负责紫禁城影业的业务,但欣赏没有半分减少。
他说这番话不是为了否定方案,反而是维护沈良。
航天研究院的张工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无人机点火的方案难度确实不低,沈良不是工科出身,可能低估了其中的难度,按照他的方案,最完美的状态需要500架无人机。”
“同时控制500架多旋翼无人机,既要保持姿态,还要确保不炸机,难度很高。”
“很高?”
刘齐敏锐地捕捉到了重点。
“也就是并不是无法攻克?”
“可以尝试。”
张工如实道。
“最好是由咱们所里攻关,毕竟,用外面的团队,存在泄密的风险。”
此话一出,现场的评委纷纷点头。
泄密只是表层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