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冲击三金大满贯? (1/6)
获奖后,沈良更忙了。
媒体记者、制片人、影视公司,各种酒会,纷至沓来。
路钏为什么变成坐下吹捧童子的原因,他没时间,也没有兴趣去了解。
携金熊之势,《寄生虫》的版权交易反而成了最省心,最省力的一个环节。
连毛子都把报价提到了120万美金!
都这个数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卖!卖!卖!
欧洲这边,百代公司的报价也给出700+200万,累计900万美金。
当然。
后面的200万美金想要拿到也没那么简单,只有欧洲地区总票房超过4000万美金,百代才会履行附加条款。
签下两份合同,保底820万美金入账,理想状态下,1020万美金。
就在沈良即将跟华纳兄弟见面之前,老穆和老何突然来了一个电话。
“穆老师,老师,你们这么快就回来了?”
看到两人携手而至,沈良有点意外。
柏林电影节开幕那天是大年初二,大过年的,这些老师陪着他来柏林,电影节结束,可不得安排一下老师们,以及跟团而来的其他人?
欧洲十国豪华游,安排!
“什么时候都可以玩。”
老穆笑眯眯的摆了摆手。
“但,相比于旅游,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小良,你知道我们昨天在巴黎见到谁了吗?”
“谁?”
一点提示都没有,沈良哪能猜到。
“一个华夏电影的老朋友。”
“博伟达?”
联想到刚刚结束的电影节,沈良的脑子里冒出一个人名。
《寄生虫》能擒熊成功,这位投出了关键一票。
据白玲所言,当时的票型很激烈,差一点点,《寄生虫》就输给了那部南非电影。
“不是。”
老穆微微摇头。
“那……”
沈良眉头微蹙,倏地,一个人名从他的心底浮现。
“难道是去年刚刚上任的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
称得上华夏电影老朋友的人可不多。
既然不是博伟达,多半就是这位了。
“哈哈,老穆,我说吧,小良肯定能猜到。”
听到这个名字,老何的脸上堆起了笑容。
马可·穆勒,听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