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说好的非洲年呢?(求月票) (5/6)
传译的翻译,现场的不少人都把目光聚焦到了沈良身上。
沈良,他们当然知道。
但,就像国内不会关心国外某某导演的扶持计划一样,沈良在国内做的那些事,99.99%的海外电影人都不知道。
收获了一波赞赏的眼神,沈良心里不由暗爽。
唉。
他就是这么低俗的一个人。
当着全球电影人的面被人单独感谢,实爽!
那些获奖人排着队感谢碧昂丝时,碧昂丝想必也很爽。
另一边。
冯钢炮看见程尔都拿奖了,心里更郁闷。
青年论坛单元的排序虽然要比全景单元低一点,但好歹也是一个奖啊。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而路钏。
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不过,再瞪眼也没用,青年论坛单元的大奖沃尔夫冈奖,没有他的份。
而是颁给了另外一部来自华夏的电影。
纪录片《淹没》,一部记载了三峡水库第一次蓄水时,奉节老县城搬迁毁灭的全过程。
影片的核心基调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
显然。
这片子拿奖高低带了点政治属性,符合柏林电影节的一贯基调。
小小路钏,小小《可可西里》,小小动保,哪能跟类似的题材相比。
不过。
那也确实是曾经发生过的事。
不论好与坏,它都在那里。
随后,儿童单元、费比西奖和主竞赛单元的奖项,交错颁发。
“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是……”
“孔雀!”
“顾常伟!”
“China!恭喜!”
轰!
话音刚落,旁边的《孔雀》剧组轰动了。
而沈良,他先是惊诧,然后又隐隐生出一点期待。
难道金熊是他的?
他记得清清楚楚,上一世,《孔雀》拿的是仅次于金熊奖的评审团大奖。
【最佳导演】的名字看起来很唬人,份量也不轻,但终究没有评审团大奖那么重。
沈良猜测金熊是他的,正是源自于此。
金熊奖和评审团大奖总不能都颁给华夏导演吧?
今年柏林的主题是非洲!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