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非金必银! (5/7)
>
“嗯,从设计到制作,再到后期,花了400多万刀。”
“效果不错,很有记忆特点。”
一个好的开场片头,绝对是加分项,对比华艺兄弟、博纳、中影等内地影视公司,深光影视的片头,出挑得不行,都不像是同时代的产物。
这个钱,花的不亏。
随后,CJ娱乐、中影、wild-bunch、青影厂的片头依次闪过。
看到青影厂那朴素无华,没有任何特效的片头,张辉军摸了摸下巴。
对比太过鲜明。
要不要找人设计一个新片头?
算了。
转念间,张辉军就把这个念头压了下去。
青影厂又不是那种商业化的制片厂,没必要搞攀比,有设计片头的钱,都能投拍十部八部低成本电影、短片。
咦?
看到开场第一个镜头,现场的几位老师顿时被勾住了。
这构图,有点意思。
一个空镜头。
位于画面左侧的前景是几只大小不一,略微有些破旧的袜子,中景是一扇窗户。
一扇由四面玻璃,以及长方形的防盗网构成的窗户。
后景是一条脏乱狭窄的街道。
从零星的行人、路过的自行车可以看出,这扇窗户堪堪高过地面,镜头拍摄的位置是一间地下室。
镜头应该下移?
果然。
镜头的走向和几位老师预料的一样,缓缓向下,窗户下方的沙发上坐着一个人。
邓朝入画。
只见邓朝眉头紧锁的抱着一个手机,然后是一个主观镜头。
手机特写。
信号栏的信号十分微弱,时隐时现,镜头紧紧跟着那双手,以及手机,上下移动着。
虽然没说话,但画面已经给出足够多的信息。
地下室的手机信号不好。
几次尝试无果。
邓朝举着手机移动起来,随着他的移动,一个长镜头将地下室内的结构,家庭成员先后纳入画面。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
地下室的空间很逼仄,过道很窄。
当镜头落到父母身上时,几位老师注意到了画面右侧的门框。
门、门框、窗户、窗框类似的构图,搁在镜头语言里,往往都有着特殊的隐喻。
从开头的地下室窗户,再到长镜头路过的几道门框。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