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小爆 (6/7)
> “其中,申海地区票房138万,在永华电影院,单日票房30万,打破了永华电影院的历史记录!”
487万?
这个数字,沈良已经很满意了。
虽然没能比过《手机》单日500万的记录,但《花束》的主战场是小日子。
仅凭小日子的票房,《花束》已经收回成本,还大赚特赚。
国内这边只是小甜点。
只要票房不是太拉胯,保住大导演的逼格,那就够了。
其实。
退一万万步,即便《花束》票房拉跨,也不会影响沈良的地位。
老谋子拍的《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一个票房800万,一个票房500万,影响什么了?
没有!
小成本电影,那是另外一套评价体系。
保住口碑的同时,不亏本就行。
《花束》如果是在国内拍,顶天500万成本。
票房随便卖个几百万,DVD+电视台卖个1-200万,海外版权再卖几百万,无论如何都不会亏本。
票房小爆,沈良跑路演跑的更加起劲。
深田恭子每天也乐呵呵的。
天天跟情郎在一起,能不乐呵嘛。
《花束》剧组的氛围欢快,《无间道3》和《手机》的制片方就没那么高兴了。
前者倒还好。
上映半个月,《无间道3》的盗版碟已经到处都是,票房潜力基本已经耗尽。
《手机》不一样。
《花束》那487万票房,至少有100多万是从《手机》里抢去的。
特别是申海地区。
玛德。
黄金时间段《花束》的排片率接近6成,是《手机》的一倍!
隔天。
华艺兄弟的王仲磊就在一场论坛会上,当着记者的面,发表了一段内涵满满的话。
“华夏电影市场正处在蓬勃发展期,我们始终相信良性竞争能促进产业进步。”
“但某些影片的排片量级与市场反馈存在微妙偏差,这让人不禁思考,观众的选择权是否被真正尊重了?”
如果只是单纯这句话,问题不会太大。
事后。
《信报》的一篇报道‘恰好’帮王仲磊补足了关键信息。
【据悉:《花束般的恋爱》在申海地区的排片率超过六成……】
接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记者追到路演现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