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什么叫国际大导?(2合1) (3/6)
/> 寒暄几句,一行人便移步会议室。
芭芭拉也算是华语电影的老熟人,老谋子早期的《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发行,都有她的参与。
哥伦比亚也是好莱坞八大里面最早进入国内的公司,早在87年就跟投了《末代皇帝》。
89年,索尼完成对哥伦比亚的收购后,大举进军亚洲。
熟悉华夏市场,又懂中文的芭芭拉被哥伦比亚聘请为亚洲地区负责人。
芭芭拉负责的第一笔投资就是《卧虎藏龙》,这部片子,哥伦比亚投资了1000万美金。
与此同时,她还跟华艺兄弟签订为期四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先后投拍了《大腕》、《寻枪》、《天地英雄》。
片刻后,陶坤站在投影仪前,一边对照PPT,一边讲解着剧情,以及项目筹备概况。
坐着的芭芭拉等人,则是时不时地翻动文件。
时间银行?
永生?
富人垄断所有的核心生产资料,穷人只能挣扎求生?
一年一届的时间游戏?
穷人的残酷竞技场?
富人的生活调剂?
同时也是所有人又爱又恨的大型真人秀?
看到时间游戏的规则,现场的几人顿时想起了99年发行的日本《大逃杀》。
以及深作欣二拍摄的同名作品改编电影《大逃杀》。
不过。
游戏机制相似并不是问题。
沈良写的这个本子,立意跟《大逃杀》不一样。
虽然他们都是反乌托邦式的作品,但《大逃杀》批判的是人性和体制,而《时间游戏》的重点批判对象显然是全球化的资本垄断。
以及资本对人的异化。
作为一名华夏通,芭芭拉隐约猜到了沈良的初衷。
去年,华夏正式加入WTO。
全球化的浪潮,迎面而来。
无数带着各种目的的海外资本,迅速涌入华夏市场。
或许,正是对于未来的担忧才催生出了这部作品?
如果沈良有读心术,他一定会给芭芭拉点赞。
他选择拍这部片子,提前‘准备’的动机就是这个。
毕竟。
拍一部片子,总得有动机吧?
不可能是凭空生出来的。
不仅要有一个合理的动机,还得符合时代。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