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成长的必然 (2/3)
年内,没有一个学生能比的上周树。
张建东更是直言,周树就是今后年轻一代导演的执牛耳者。
水平非常高,有七八层楼那么高。
这个评价把谢晓金心里听的直痒痒,他不知道老张有没有在说假话。
所以在被勾了几次后,谢晓金还是决定亲自跑一趟白洋淀,他要近距离观察一下,老张嘴里的天才,究竟有多天才。
然后谢晓金就看到了。
“建东,你还真没有骗我呀!”
老张撇了撇嘴,心里却觉得谢晓金是大惊小怪,一点没有城府,亏的还是一个领导干部嘞!
殊不知,他自己前些日子的表现,并没有比谢晓金好到哪里去。
“可是我想不通啊!周树只是一个大三的学生,以前我教他的时候,没听说他有什么执导的经验。”
“可现在不管是组织,还是拍摄,都是井然有序,而且你看到了没有,他对于摄像机的把控非常的专业,别说是近十年内的学生,就算是一些知名导演,都没有这个水平。”
“而且,我看他对于摄像机的运用,让我想到了一个人。”
老张站在谢晓金的身边,听到这个话后,转过头看着谢晓金问道。
“谁啊?”
“我以前看过一本关于导演的书籍,周树现在做的事情,和斯皮尔伯格很像,或者说斯皮尔伯格也是这么做的。”
“谁?”老张忍不住惊呼一声。
“斯皮尔伯格?拍《辛格勒的名单》的那个斯皮尔伯格,拿奥斯卡的?”
“是啊!所以说老张当初你的坚持是对的,小树天赋异禀,他就是吃导演这行饭的,依我看用不了几年,他就是国内年轻一代最厉害的导演,前途无量啊!”
谢晓金继老张之后,成为了第二号树吹。
我树无敌。
谢晓金在白洋淀待了一天,第二天就心满意足的回京了。
电影的拍摄依旧在继续。
继陈波、李强觉醒之后,雷力成为了四人组当中第三个觉醒的人。
每个人的觉醒,都有着他特定的条件。
雷力这个人虽然是个实用主义者,但是这家伙很重义气,所以他在部队里面人缘不错。
老班长就特别喜欢他。
而且雷力的脑子也很好使,大扫荡期间,我军的后勤补给比较困难,这厮总能搞到一些食物,缓解部队的困境。
至于他是怎么弄到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搞得左叶以为他是去偷盗、抢劫了。
结果后来一查才发现,雷力带着老班长他们去找一些罕见维持会长,征收一种名为“抗日捐”的东西。
八路军拿着从日本鬼子那里缴获的武器,去汉奸那里征收抗日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