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求上门的牛马,丧尸来袭! (2/5)
nbsp;其实曹忠很不喜欢人们诉说一些对立,什么“票房高的叫大片,而大师的叫电影”,
最后再教育一把观众,说这是检验国内观众对真正电影艺术审美的一次考验。
叫个屁!
都是俗人,花钱看电影,不是看文艺逼借着大师之名指点装逼的。烂就是烂。
侯大师的名声,因为这部电影算是彻底掉了逼格,但是在所谓的“艺术圈子”里面,地位反而更高。
那群人甚至用“演员无痕迹的表演”、“水墨画般美到难以置信的景色”、“精雕细琢的美工服装和道具”、“对传统武侠的革新意义”、“对意境的追求,包容性的美学精神”等词语挽尊,凌驾在普通观众的审美上,在电影票房拉胯的时候,企图霸凌观众。
可这群人说的话,这不就是PPT吗?拍照就好了啊!做什么剪辑?
《绣春刀》之后,国内就是没有武侠电影。
曹忠如此想着,路阳的声音还在继续,
“我在田老师这里学习了三年,研究了田老师说的那些艺术类的东西,
他跟我强调要研究悲喜中渗透人性,真挚和质朴的电影,我很认真,甚至还拍了一些数字电影,有了很大收获,
直到了解到曹导您的三重架构理论之后,我有点迷茫了。”
路阳抬头看着曹忠,
“我仔细看了您的《南京照相馆》,看了有七遍,每一遍都有新感触。
您的电影外壳是一出悲剧,但你在保持克制,将本子人的残酷和畜生展现出来之余,还是留给了观众一点点的温暖和希望,
你试图告诉观众,即使生活已经变得惨无人道,但是仍旧有人是有希望的,有光亮的东西在支撑着他们去往前走,即便死去,他们顽强的抵抗着这生活的不公,展现着生命的价值。”
“我感觉相对田老师说的那些,你电影里的这些叙事,这些结构,才是我真正追求的东西,因为这才是生命的价值。
这次来找您我想了很久,我学电影,不是为了坐在办公室的,而是应该走出去,哪怕这个事情未来会非常不稳定,甚至弄得没饭吃,但我还是想去做这件事情。
而且要做,我就应该是做曹导您这种类型的电影,
要面向观众,要对电影充满敬畏和热情,
要做小人物的故事和情怀,要做世界情感的底色写照,
即便有喜悦,惆怅和悲凉,但是应该要让这些人在平凡造就不平凡,
而非是一些阴郁丑陋的自揭其短或者污名手段。”
曹忠有点诧异。
他没想到路阳竟然会说出这些,
而且这番话当中,
曹忠不只听出了《南京照相馆》的人物,还听出了《绣春刀》的那三位小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对抗和不公,
最重要的是,他从中还听出了半夏的人物底色。
一个末世当中的小女孩,从平凡造就不平凡,勇敢的拯救七十亿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