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我们生活在南京》,于东求计【求订阅!!】 (4/6)
sp; “于总不是走了吗?”曹忠好奇。
“走半路上,发现把正事儿忘了。”
于东表情悲苦,“刚才就回来了,见到韩董一直在,就没过来,韩董走了,我这才抓紧过来。”
“于总这是?”
“在《南京照相馆》的宣发上,曹导给了我很多启发,现在《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马上公映,曹导能不能帮我研究研究怎么宣发?
兄弟,我太苦了!你倒是一杆子打翻了威尼斯,关键我在船上啊!”
曹忠听出来,这是拿话在点他呢。
“于总在怪我?”
“那不敢,就是苦。”于东道,“曹导能不能帮我想想招儿?”
“于总,不是我说你,你想法最开始就错了。”曹忠道,“《太阳照常升起》属于什么电影?”
“文艺片啊。”
“文艺片你敢喊出来亿元票房的口号?”曹忠笑了笑,“哪部电影达到过?”
“这不是,相信江文导演的实力嘛。”
“什么实力?当初宁靖甩俩大牛奶的实力?”曹忠道,“我拉过片的,那部戏在94年上映,人们很压抑,这么一整,很刺激,大家都爱看。”
于东脸涨的通红。
“这部戏不是也有艺术嘛,就是被删减了。”
“那就没救了,”曹忠道,“市场都还没稳定下来,去年一年票房才26.2亿,想赚钱还搞文艺就是自讨苦吃。”
“你过来,”于东有点急眼了,指着曹忠想发怒,但硬了一下又立马软了。
“算哥求你!”
“我给你支个招,但是不保证管用。”
曹忠其实前世看过《太阳》这部电影,品质他感觉还是很高的,主要是也不涉及什么丑化之类的事情,反倒隐晦的表达了一些夸赞。
“谢谢曹导。”于东巴不得这样。
“要精准定位宣传,精细化,针对性的在影迷群体,艺术影院和高知人群当中进行推广。
还要强化解读和影评人进行引导,深度解读,让人们更好的理解影片叙事和主题,减少观影门槛。
试试能不能要要密钥吧,长线口碑来发酵。”
于东眉头皱的很紧,这些内容他思考了下,能理解,但觉得效果可能确实不够好。
“还有别的一个招。”
曹忠想到了什么,道,
“把我当成高知人群艺术系靶子,攻击我,说我不把艺术当回事儿,
你带领博纳来领头,让大家对我进行攻击,顺带帮我透露出我的第二部新电影,依旧和南京有关,疑似苦难题材,向我开炮,让我的那群反对者,给你赚票房。
他们都是爱艺术的,是你这部电影的核心受众。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