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3/6)
演员的翻转,下坠等动作进行调整,准确模拟出太阳光,地球反射光等等光源应该出现的位置。”
按照正常方式打光,演员的脸一边是暗,一边是亮。
但灯箱就不一样了,内部模拟星球反射光,打造虚拟场景的图案,全方位匹配演员的主观视角。
配合卡梅隆团队打造的虚拟摄影机,可谓是珠联璧合。
“那相对运动呢?”甄杰诚喜上眉梢,追问道,“机械臂怎么样了?”
传统拍摄中,演员在翻转的过程中需要还原太空失重的逼真度。
所以翻转不能全翻,最高倾斜度只能达到45°。一旦超过,重力的痕迹便被暴露。演员脸部会呈现出血液上涌,肌肉也会条件反射般绷紧。
为了更好的拍摄同时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甄杰诚采用了演员不动,摄影机转动的方法。
例如制造下坠效果,只需翻转镜头,让摄影机逼近演员即可。最后配合led与后期,达成以假乱真。
所以,一个用来安装安放ARRI和Alexas摄影机的灵活机械臂,成了关键。
关于这套设备,华呐找到了汽车巨头,以他们提供的工业机器人为基础进行改造。
“问题不大!”曹玖平点点头,“郭凡一直在跟进,这小子又稳又细,他说差不多那就肯定行。”
“OK!那就调整一下拍摄方案,咱们先怼长镜头!”
拍“人文”元素的线,甄杰诚可以很自信的拍着胸脯,能做到比诺兰更精,更细。
不论是镜头语言的铺垫与暗示,还是蒙太奇手法的使用。
拍“科幻”太空的震撼人心,艾曼努尔·卢贝兹基掌机的《地心引力》给了甄杰诚足够的参考。
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甄杰诚可以游刃有余的取长补短,排列组合。让原版《星际穿越》中规中矩的工整镜头焕发出勃勃生机。
“对了老曹,通知一下工业光魔。”
“在后期的特效制作中,我要看到全景效应!”
“全景效应?”闻言,曹玖平一惊。
作为团伙的非正式但常驻的一员,接触《星际穿越》剧本这么久了,他自然对太空有所了解,对“全景效应”也有所认知。
这是20世纪80年代初弗兰克怀特提出的太空理论:当人类从浩瀚的宇宙中俯视地球时,其独特的宇宙景象会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影响的一种天文现象。
不同的人,影响程度不一。稍稍严重点儿的,会衍生出其他症状。比如:巨物恐惧症。
“是的,全景效应!”甄杰诚点点头,“我知道这并不简单,但我也并没有要求完全复刻,只需要做出感觉即可。”
“我也知道这会对观众不友好,但换个角度,除了展现真实外,只要电影的质量足够好,它也能成为卖点不是?”
“我对我的作品质量,有足够的信心!”
说着,甄杰诚兴奋的搓了搓手,
“超大led灯箱!虚拟摄影机!机械臂!”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